從皮亞傑的理論談嬰幼兒的認知發展

在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上,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他強調︰幼兒的學習並不只是透過語言,而是要透過實際的感官和動作經驗。也就是說,要主動去接觸環境,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外界的影響。

人生下來以後,頭一個禮拜通常一天要睡上二十小時,而醒的時候又差不多都是在啼哭或吃奶。但是到了六歲,身高增長約一倍,體重增加約四倍。他能說能唱,能與友伴一起跑一起跳,同時也已經懂得很多的事物。

從襁褓中的渾渾噩噩,到耳聰目明、機伶敏捷,其間到底是經過怎樣的歷程呢?本文依據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的理論來介紹認知發展的情形。

皮亞傑理論的基本立場

在認知的過程中,有認知的主體(人)和認知的對象(事物或現象等)存在。可是在認知的過程中,這兩者究竟哪一邊先哪一邊後?哪一邊為主哪一邊為從呢?關於這個問題,自古就有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兩種不同的主張。

站在理性主義立場的人認為︰認知的發生是以認知主體(人)的作用在先為主。人是有理性的,先天就具有領悟外界事物或現象的能力。因此,即使沒有經過學習,他也能認知環境的「實在」(即各種事物或現象的真相)。

站在經驗主義立場的人則強調認知對象的作用比較重要。因為認知的對象在認知發生之前就已存在,人只不過在心中仿製這對象而已。也就是說,人本來像一張白紙,認知就是在這張白紙上遺留認知對象的痕跡,所以在認知過程中,人只是處在被動的地位。

皮亞傑則主張︰在認知的過程中,主體(人)與對象(事物、現象)的交互作用才是最重要的。外界的「對象」固然對主體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對象本身並非獨立的客觀存在,因為人在初生的時候並不是像一張白紙那樣地展開其認知活動,而是驅使著某種心理結構去把握對象。由於人的心理結構的性質不同,「對象」也就具有不同的意義。當心理結構把握到對象之後,它本身會發生蛻變,蛻變之後,與原先結構的性質不同,因而對象的意義也就隨之不同了。這種心理結構的不斷蛻變就是認知的發展。

認知發展的開始

任何種類的反應,都要先具備可能產生這反應的機轉存在,而蘊涵著高度認知的行為反應,就會有高度結構化的機轉存在。因此,認知的發展又可以看成是各種行為模式結構化的過程。皮亞傑使用「同化」、「調適」和「均衡」等概念,來說明結構化的過程。下面舉例說明這些概念的意義及認知發生的情形︰

出生不久的嬰兒,都有吸吮反射的動作。當母親把乳頭放進嬰兒嘴裹,嬰兒就會開始吸吮而吃到奶。有了多次這種動作之後,只要乳房碰到嬰兒的嘴邊或面頰,雖然乳頭並沒有直接放進他的嘴裹,他都會鑽動著頭,用嘴去尋找乳頭,直到他含到乳頭才開始吸吮吃奶。這種情形,皮亞傑說是吸吮反射的基模(即基本的行為模式(註一))同化了乳房。然而在同化的同時,嬰兒鑽動著頭用嘴尋找乳頭,是吸吮反射這種行為模式的「調適作用」。

由上述例子可知︰「同化」是把外界的對象(如乳頭)納入自己基本的行為模式(吸吮反射) 。「調適」則是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如鑽動頭部、尋找乳頭)以適應外界對象(乳頭)。「同化」和「調適」是一個過程的兩面。人類的各種基模透過「同化」和「調適」而發生變化,以適應新環境,就叫做「均衡」。

一、第一層次的循環反應
嬰兒的吸吮動作嫻熟之後,即使他的嘴裹沒有乳頭,小嘴也會一縮一縮地吸吮著。換句話說,這純粹是「為吸吮而吸吮」。因為這種動作會引起某種感覺,而引發嬰兒的興趣,促使他再去吸吮。在互為因果的情形下,這個動作就反覆地出現了。皮亞傑把這種動作叫作第一層次的循環反應。嬰兒的許多習慣性動作,如吸吮手指、吸奶嘴、雙腳踢動等,都是屬於這一層次的反應。

二、第二層次的循環反應
第一層次的循環反應只與自己的身體有關。而嬰兒搖動玩具時,他搖了又搖,一次又一次的樂此不疲,這種動作就是第二層次的循環反應。嬰兒因自己的動作引起環境事物的變化而感到有趣,以致反覆地去做。在活動中,嬰兒的動作是「因」,事物的變化是「果」。在這個階段,嬰兒當然不會對「因果關係」有所知覺,但是他們可以在這種情境中把握到「因果關係」條件,已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三、第三層次的循環反應
大約周歲到一歲半的小孩,對於改變環境事物的活動做到某種程度之後,他的興趣又會轉到其他方面,他會開始留意︰當自己的動作改變時,事物所引起的變化。例如︰小孩拿到鈴鐺之後會搖動它,久而久之,他會進一步去試探用力搖動和輕輕搖動所發出的聲音有何不同。為此,他會一再反覆「搖動鈴鐺」這個動作。這種活動稱為第三層次的循環反應。在這種意圖去調適的循環反應活動中,小孩會體驗到「目標」和「手段」的不同,甚至會進而發現達成目標的「新手段」。

總之,在出生到一歲半或兩歲之間,人是靠他的感覺或動作來認識環境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也可以說是透過感覺或動作來適應生活。在這個階段,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是直接的,在小孩來說,則是實踐的、體驗的,因此,父母要儘量多提供實踐和體驗的機會。

隨著各種感覺與動作的互相配合,感覺與動作的行為所形成的結構、個體和環境交互作用的形態也會因此而不斷產生變化。皮亞傑把這段時期稱作「感覺動作知能的階段」。小孩到了這個階段的末期,由於語言能力的獲得以及心像(image (註二))的形成,他的認知能力又會躍升到另一個階段了(註三)。

(註一)基模是隨時都能積極地反覆顯現為行為的「基本模式」。反射行為是一種結構,這種特定的個別結構,皮亞傑稱之為基模(Schema)。初生嬰兒除了吸吮反射外,還有掌握反射、瞳孔追視反射等基模。

(註二)人透過各種實際的活動,例如︰觀察、操作後,所得到的事物的印象。

(註三)按照皮亞傑的分法,初生嬰兒至二歲稱為「感覺動作期」;二歲至四歲為「前概念期」;四歲至六歲為「直觀思考期」。也就是說,一歲半或二歲至六、七歲為「前操作期」;七歲至十一、十二歲為「具體操作期」;十一、二歲至十五歲為「形式操作期」。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