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滿週歲了!現在的他,慢慢的會走、也會說了,好似一個更豐富神奇又寬廣的世界,等著他去探險發現。但伴隨著成長,「三歲定終身」的迷思,也讓好多爸媽因此很急地想要給孩子許多許多,例如「識字」就是其中一項。
有需要「再經過解釋」的字,就不是寶寶現在該學的字
想想看,人的五官—眼、耳、鼻、口,其實形狀或樣子都滿像的,所以當年幼的寶寶有能力認人時,就也表示他有能力認字了!只不過,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他所要認的字,必須是他所熟悉的。例如:孩子沒看過綿羊,我們就不應該教他「羊」這個字;或是如果我們沒帶過他欣賞花,也不該要求他認出「花」這字,不論這些字有多簡單。
只要有需要「再經過解釋」的字,就表示那不是他現在就該學的字。
或許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想讓孩子學認字,大環境的配合必是相當重要。所謂「大環境」,就是在孩子生活中常常出現的字,這可能是喜愛的圖畫書、也可能是住家樓下商店的招牌、也可能是在玩具、家具上的標籤等。當這些字能夠三不五時被孩子看到、讀到,那麼我們才可以期待,孩子能在一段時間後,就不知不覺中把這些字學起來了。
3歲前,比認字更重要的事:讓寶寶「愛上」字!
想讓寶寶從小開始接觸字、認識字,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先喜愛字!你是否曾看過寶寶拿著一本圖畫書,有模有樣的唸著故事?或是否曾看他指著一塊招牌大喊「7-11!」但,寶寶是真的認得那些字嗎?其實沒有!那不過是他靠著觀察、經驗、與記憶所成就出來的結果。
一歲半左右是孩子命名大爆炸的時期,他們喜歡指名認物,喜歡重複別人說的字詞,還會很樂此不疲的指認書上的圖畫,並和實際物品比對;而且當重複閱讀同一本書後,一歲多的孩子還可以在父母念到一半時,說出接下來的詞彙。所以打從嬰兒時期開始,為寶寶多讀簡單好聽的故事、多跟他說說路上看到的風景…,即使是短暫碎瑣的經驗,卻對孩子有相當大的幫助。
因此,存在於生活環境中,不論是故事、招牌、還是各種從我們口中說出的人事物,對年紀尚幼的寶寶來說,或許他們不能全然聽懂,也不一定知道我們說的是哪個字,但從互動過程,他便可以開始學會觀察與記憶,而這就是學習的開始。
識字卡,真的好用嗎?-不是唯一,更不是最好
至於坊間的識字卡,雖然對孩子的認字能力會有幫助,但這絕不是唯一、也絕不是最好的方法。您有注意過嗎?
字卡上的字或詞都是名詞,例如:狗、門、車、樹。所以想教孩子認「出去」的「出」,字卡就很難用圖形將情境表達;因此字卡在表現上其實有很大的限制。除非是我們有機會帶孩子看大樓的緊急「出」口、遊樂園的「出」口處,才比較容易為孩子指出「出」這個字的意像。
另外,
字卡大多都是單字呈現,缺少了上下文的連貫,因此如果爸媽引導不當,也會讓孩子在字卡上的學習,變成強迫式的記憶;而這對才剛剛開始起步學習的孩子來說,真是一個相當負面的學習起點。而且,有時印刷上的字體或字型不一定相同,對細心的孩子來說,反而又造成了額外的疑惑、與困擾。
但識字卡當然有其方便性所在,只要運用得當,字卡仍可以在教孩子認字的過程中,當做很好的配合教材。例如:讓孩子從字卡中找出與書上、招牌上…一樣或很像的字。或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字卡,例如:將雜誌上的動物圖片剪下後貼在紙板,再在背後寫上動物名稱。類似這樣的活動過程,足以讓孩子的學習變得有趣、又更有目的性,而孩子自然也會因此喜歡字了。
總之,
三歲前孩子的認字,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建立他們對文字的喜愛,以及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而爸媽必須注意,除了避免給孩子學習上的壓力,也別讓孩子的文字學習脫離了他平日的生活經驗,因為文字真的是隨處可得也隨處可學。就放輕鬆,讓孩子的認字,成為親子間另一項有趣的遊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