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牙期的症狀表現及口腔保健須知

長牙是孩子生長發育的一個重要歷程,家長都希望孩子的牙齒能夠美觀與健康兼具。乳牙與日後恆齒的生長有很大的關係,要讓孩子遠離蛀牙與減少齒顎矯正的機會,就得從乳牙時期開始重視牙齒保健。

文/鄧乃嘉|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牙醫學系副教授、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專任主治醫師

寶寶的第一顆牙應該在什麼時候長出?大部分寶寶的第一顆牙約在6~8個月左右長出來,但每個小孩的體質、生長速度與狀況皆不盡相同,因此牙齒的生長時間也有所差異,有的小孩甚至到了1歲才長第一顆牙,仍算正常範圍內,家長不需過度擔心。整個乳牙發育過程約在2.5~3歲左右完 成,如果寶寶長牙的時間比正常情況延遲得多,則建議家長諮詢專業牙醫師,因為不少基因異常或罕見的疾病,病徵也包含牙齒發育遲緩。

寶寶的第一顆牙——長牙期的症狀表現
當家長們發現寶寶流口水的情形比以前增加,常常將手指或整隻手放入口中吸吮,或將抓到的東西放入口中咬,這時就可以懷疑寶寶可能正面臨著「長牙期」。

大多數的寶寶在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寶寶在長牙期,除了會發生上述症狀外,在情緒上也可明顯感覺到寶寶的脾氣變得比較暴躁、不易安撫、常常哭鬧、不安。如果寶寶已經進入長牙階段,家長可以觀察即將長牙齒的牙肉上,是否經觸摸可以感覺到有一個硬硬的小突起,同時牙肉上也會呈現一點點紅腫,這些都屬於長牙的正常現象。

此外,長牙期不一定會出現發燒、腹瀉、嘔吐等症狀,如果有這些症狀則可能要懷疑是否為其他疾病所引起,應該優先考慮是否遭到感染。然而不可否認地,有些寶寶會因長牙所造成的身體不適而影響情緒,甚至導致食慾不佳,此時幫助寶寶渡過長牙期的不適,則顯得十分重要。

長牙期的口腔保健
在寶寶長牙時期作好口腔保健,對日後牙齒的健康有很大的助益。建議父母在寶寶一出生起,便養成每次餵食完畢需用乾淨的溼紗布或手帕,將牙齦清洗乾淨的習慣;由於長牙初期只會長前牙,家長可用指套式牙刷輕輕地刷牙齒表面,至於後面沒長牙齒的牙齦則仍需透過紗布清潔;進入後期就可以使用牙刷刷牙,並注意宜選擇小頭、軟毛的牙刷,以免傷害牙齦,或造成刷牙時的不適,導致小朋友排斥刷牙。

輕鬆搞定長牙期的不適感
1. 給予適當「器具」
在長牙時期,一般寶寶會喜歡咬硬的東西,為防止寶寶亂抓亂咬,家長可以為他準備固齒器,如果沒有固齒器,則可將胡蘿蔔、蘋果或稍有硬度的蔬 果切成條狀,讓寶寶咬。值得一提的是,寶寶在咬蔬果時,須注意不要讓寶寶咬太多而被噎到。平時也要小心收納硬幣、花生、小玩具等易吞入的小物,避免寶寶將它們放入口中而造成意外。

2. 按摩寶寶牙床
家長有時可以用包覆著紗布的手指輕輕按摩一下寶寶紅腫的牙肉,如此可讓寶寶覺得較舒適。

3. 準備冰凍、柔軟的食物
如果寶寶不願意吃東西、沒有胃口,則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較冰凍、柔軟的食物,如優格、布丁、起司等。

4. 適時的呵護與關懷
在寶寶剛開始長牙期間,需要家長的呵護及關懷,協助緩和寶寶的情緒,讓他感覺溫暖與舒適。

定期作健齒檢查
家長應該在寶寶長牙時期(約在6個月~12個月大之間)便帶寶寶至兒童牙科看診,除了可藉此了解寶寶長牙的情形與飲食習慣,也能讓家長更能清楚知道如何正確清潔寶寶的牙齒,必要時還可以替寶寶進行專業的牙齒清潔。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