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恭喜!紅包拿來

說到壓歲錢,不少朋友的童年經驗是全部「充公」,現在,身為父母的您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壓歲錢呢?給孩子的就是孩子的,還是交由爸媽全權處理?孩子有使用的權力,還是有約定好的使用的原則。

問題放大鏡
今年過年,小彥領到了很多的紅包,以往都由媽媽保管,這次,他開始懂得把紅包藏起來並說:「這是我的紅包,我要自己保管。」媽媽問:「你拿錢做什麼?」小彥睜著大眼睛,很認真的說:「我要買一台高鐵車、電動玩具…。」

各個家庭對壓歲錢的處置方式不盡相同,但是,孩子能夠自主的期望卻是不變的。這筆數目不小的壓歲錢,最普遍的做法:到銀行開戶存起來;存在孩子的錢筒裏;放在媽媽銀行,用本小本子記帳…。這筆錢也許一年一年的累積存下去,也許就拿來為孩子繳學費、上才藝、貼補出國旅遊、買玩具、買故事書……等。

雖然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是很有能力管理錢,但是他們對數字與金錢都已經稍具概念,如果把握機會,倒是能以零用錢的方式引導孩子,孩子手上有一筆錢,正是父母教育孩子如何規劃用錢的大好時機。

愛的叮嚀
在孩子提出要求時,先了解他想要錢做什麼?送孩子一個小撲滿,讓他學著存錢;隔一段日子,讓他享受用自己存的錢買心愛物品的樂趣。

‧用少許零用錢,學習不衝動購買
目前孩子還小、自我約束力還不夠好,爸媽可以先試著給孩子少許的零用錢來練習正確的消費行為。例如:每天5元,或一星期給20元。帶孩子上街購物時,約定好如果要買「想要」的小玩具、零食或用品時,就只能用自己的零用錢。
在剛開始的時候(這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孩子一定會不假思索地把錢馬上花掉,隨後他又會發現更好的東西,這時,爸媽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很想買這樣東西,但是你已經把這星期的零用錢花掉了。如果你真的很想要,可以等下星期拿到零用錢再來買。」

‧鼓勵存錢,讓孩子自己決定如何運用零用錢
孩子在學習用錢的同時,必須知道要「存」才有得用。很多爸媽對於究竟是否該給孩子零用錢?何時給?給多少?都有許多不同的看法。爸媽可以先買個撲滿給孩子,每天給予定額的銅板,讓孩子能夠天天存入自己專屬的撲滿裡。一段時間後,可和孩子討論給零用錢的方法,究竟是天天給比較好呢?還是每週或是一個月給一次比較好?

當孩子看著零用錢「積少成多」,他不僅能學會「小錢也能累積成大錢」的概念,也會覺得相當有成就感。當孩子看中想買的東西時,陪他算一算撲滿裡的錢已經存足夠了嗎?如果不夠,還差多少錢?當孩子自己存錢想購買喜歡的物品,除非有危險性,建議爸媽務必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過度干預他用錢的決定,否則便就失去鼓勵孩子自己存錢的意義了。

由於等待存夠錢的歷程可能相當長,透過有目標性的儲蓄,孩子不僅可以培養「等待」的能力,也將學會更謹慎的用錢;當好不容易存夠了錢,買到喜歡的商品時,他也會格外的珍惜。

對孩子來說,體驗只能用有限的零用錢來買東西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難處,是很重要生活經驗;爸媽常常帶著孩子練習,慢慢地,孩子就能學會思考如何做比較好的選擇,而不再是一個衝動的購物者了。

最新觀點

會員限定服務

親子共讀推薦

最新活動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