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如廁學習成功的關鍵

孩子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學著自己大小便呢?是不是越早學,就學得越快呢?事實上,大小便自理能力的學習過程,年齡不是主要的關鍵,最重要的還是孩子身體和心理的成熟度。

孩子準備好了嗎?
在決定訓練孩子大小便之前,我們必須先檢查一下孩子是否真的已經準備好了?請依據孩子的現有能力,看看孩子是否吻合下列的六個項目:

1. 寶寶對排泄有感覺了,有尿意、有便意時,表情或動作會變得很怪異。
2. 括約肌的控制力增強,尿布至少可以保持2小時的乾爽,不再整天滴滴答答的尿個不停。
3. 可以毫不費力的坐下與站起來,自己也會完成簡單的脫穿動作。
4. 想要觀察與模仿成人的動作,對成人上廁所也感到好奇。
5. 可以瞭解尿尿、大便、馬桶等詞彙的意思,也可以服從簡單指令。
6. 進行大小便的訓練時,不會出現排斥或抗爭的反應。

上述六個項目,如果孩子都能做得到時,就是表示,你家寶寶已經可以進行如廁學習了!如果,有任何一個項目尚未達到時,則就表示,我們還需要耐心等候了。

如何進行大小便訓練?
當孩子的生理與心理都已經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進行大小便的訓練了。有幾個重要的方法:

1. 替孩子準備小便盆。如果孩子平常喜歡小狗,您不妨就買個狗造形的小便盆,然後告訴孩子:這是他的專屬便盆,只要他想大小便,就可以坐在上面。

2. 示範給孩子看。如果孩子還不能接受小便盆,而拒絕坐它,最好先把便盆放在廁所馬桶旁,等您上廁所時,很自然地示範一次,孩子看到大人也是這樣,就不會排斥坐小便盆了。

3. 適時地提醒孩子。平時多注意孩子大小便的時間,快接近如廁時間時輕鬆地提醒他,用你們所熟悉的共同語言(像尿尿、噓噓或嗯嗯)表示出來,然後帶他到便盆旁、協助他(譬如,幫他脫下褲子)完成。

4. 以鼓勵代替責罵。習慣的培養,絕不是一蹴可及,尤其,孩子常因為玩而忘了尿尿這回事,等他想起來、告訴我們時,很可能已經尿濕了。我們希望您告訴孩子:「媽媽很高興你又進步了,下一次再早一點告訴媽媽!」然後,抱抱他、親親他。讓他在您的鼓勵下,慢慢學習、成長。

父母是大小便訓練的關鍵人物
一般來說,一歲半至兩歲半之間孩子,其身心的成熟度非常適合開始進行大小便的訓練了,只是,孩子的性別不同、成熟度不同、個性差異、服從度不一,都可能會影響訓練的成效。所以,通常專家們建議寶寶在滿一歲半之後,父母就可以試著進行大小便的訓練,

但是,這個學習過程可能會不如我們預期中的順利,有許多孩子會出現不願意坐便盆、情緒大反彈、或是能力尚不成熟等問題,迫使父母不得不讓孩子再重新穿上尿布;甚至,還有不少的孩子只願意在便盆裡小便、卻不願意在便盆大便的怪現象。其實,這主要的原因是,當沒有東西包裹著屁股時,有些孩子就會壓抑腸子的蠕動,所以,我們一旦發現有這個現象時,就必須允許孩子在尿布裡上大號,否則一昧的要求與壓抑,孩子很可能會因此造成慢性便秘的疾病。

總之,尊重孩子的成熟度與個別差異,是父母在教導孩子如廁學習時最為重要的心態,孩子總有一天能完成大小便訓練,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眼光與自己的期待,讓小便盆又成為另一個親子衝突的戰場。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