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躍欲試的「憨膽」年紀

孩子到了接近4歲這個年紀,常常顯得活力充沛,很多事情都躍躍欲試;但是一個勁兒往前衝時,也容易粗心大意或顧前不顧後,讓人擔心。

憨膽孩子,追求刺激不顧危險
在大人的眼裡,4歲左右的孩子是個喜歡追求刺激、愛冒險、莽莽撞撞的衝動小子,加上他們擁有豐富的想像力,所以在生活中,常常會突如其來做出一些驚險的舉動,讓爸媽捏把冷汗。例如,他喜歡跳上跳下或爬高,當他準備從高處往下跳時,他會認為自己也能像小飛俠或是蝙蝠俠那樣騰空而降,對高度的警覺性不夠,也無法意識到跌落地面的危險性。

解讀指令能力有限而誤導行為
另一方面,由於4歲孩子的語言能力已發展得很好,爸媽常因為孩子的表達很不錯而以為他什麼都懂。事實上,有時候孩子並沒有真正明白爸媽在對話或指令中所傳達的意思,於是孩子就會做出看似冒險或不聽話的行為。例如,大人帶孩子外出辦事,叮嚀孩子:「你在這裡等媽媽,媽媽到前面拿東西,一會兒就回來。」大人以為這樣表達已經夠清楚了,但孩子可能無法確定「一會兒」是多久,「前面」又是哪裡,等了一下,或許認為自己往前移動就可以看到媽媽了,於是就往前走,但很可能卻因走錯方向而迷路。

成長放大鏡!
膽小的孩子需要漸進式鼓勵
如果孩子是屬於比較膽小,不敢冒險的個性,爸媽要先瞭解孩子的能力,不要勉強他做超過他能力的事,同時採用較溫和的方式培養他的膽量,例如,玩攀爬架時先從矮一點的開始爬,或從低一點的平台跳下,而不是強迫他面對高難度的挑戰,這樣,才不會讓他更加抗拒。

讓孩子有機會適度地冒險
爸媽都不希望孩子因為莽撞而發生任何閃失。在日常生活中,建議爸媽可以透過以下方法來教導孩子做到膽大心細:

●讓孩子從當小幫手中學習
一般說來,孩子到2歲多就會想幫忙做家事,到了3、4歲這個喜歡往外跑,又對住家周邊環境熟悉的年紀,就可以開始讓他練習跑腿了。例如,剛開始可以教孩子把東西送到隔壁家,練習說:「我是隔壁的小明,我媽媽說要送你們我阿公種的青菜。」平常帶孩子上街,趁機讓孩子看爸媽如何選商品,和店家如何對話。

至於讓孩子跑腿時,除了要先注意交通路線與治安的問題,剛開始建議只教他做一項,如買一袋麵包或到鄰居家取回東西;等孩子比較有經驗了,才讓他一次跑2~3個地方,但必須是在家的周邊;跑腿的項目可以用畫圖方式記在紙上。孩子經過練習,不但能學習應對,還能認識物品及學習挑選、練習計算金錢和觀察交通狀況,培養多種生活技能。這樣的冒險經驗就如同《小魚散步》(信誼)圖畫書中的情節一樣有趣。

●具體教導孩子安全觀念並做約定
如果孩子總是喜歡玩一些令你擔心的遊戲(如:爬高、從高處跳下),你不妨和孩子約定,什麼樣的場所才可以爬,但只能爬到哪一層,而且一定要爸媽或老師在場才安全,並實際陪他去遊戲場體驗。

或者,當媒體報導相關事件時(如:從窗戶墜落或玩火造成意外),跟孩子討論為什麼他們會發生意外,以及該怎麼做才正確。由於孩子有時候無法很明確的掌握語言背後的真正涵意,爸媽應該儘可能給他最清楚的訊息或指令,免得造成彼此認知上的誤差。例如,當爸媽告訴孩子,小朋友不能「玩」打火機,孩子或許以為:「我不是『玩』打火機,我是想要點蠟燭。」所以爸媽要更清楚地告訴孩子:「小朋友不能用打火機,那是大人的工具。」同時也要將家中的危險物品收好。

只要爸媽做好安全的準備,孩子在生活中就可以適度地冒險,一方面鍛鍊出膽量,讓孩子更有自信心,一方面也懂得分寸而不魯莽了。

最新觀點

會員限定服務

親子共讀推薦

最新活動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