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小孩在學校專心一整天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美國研究指出,孩子每天課前做體操運動,上課的注意力都變得更好,大腦的運作更佳,數學和閱讀能力也紛紛提高,連行為偏差的問題都減輕了……
上課前運動,孩子學習力提升
讓小小孩在學校專心一整天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何況是有過動傾向的孩子,他們不僅坐不住、情緒時常失控、很難跟同學相處、叫都叫不動、注意力很難集中,對家長和老師來說絕對是項挑戰。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和佛蒙特大學設計出一套12周的體操,讓200名幼兒園至二年級的孩子每天上課前都做一些體操運動,結果不論有沒有過動問題,孩子們上課的注意力都變得更好,大腦的運作更佳,數學和閱讀能力也紛紛提高,連行為偏差的問題都減輕了。
研究學者指出: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當然應該有更符合他們、能真正達到運動效果的不同類型的運動;每次該運動多久,或是多久做一次,也是重要的課題,需要未來更多的研究來探討;體育絕對是一堂能增進其他學習的必要課程,如何把肢體運動加入沉悶的數學和語文教學,設計出新課程,也是學校該重視的重點。
資料來源/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輯譯/江秀雪
體重影響學業,別讓孩子從小「一路胖」
一般人認為肥胖的負面影響大多在生理健康的部分,不過,根據新近的研究顯示,幼兒期的肥胖竟與未來學業成績低落有關!
這份由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執行的研究,在追蹤了6,250位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五年級的體重、社交技巧、心理健康和課業成績後發現,相較於體重標準的兒童,那些從幼兒園一路胖到小學高年級的孩子,他們的數學成績較差;這個現象從小一就可明顯看出,且一直維持到小五。到了中年級才開始變胖的孩子則無此現象。
帶領這項研究的Sara Gable表示,這些「一路胖」的孩子未必較不聰明,但由於肥胖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層面很廣,不僅涉及生理健康,他們還會將別人對自己的負面回應納入自我概念裡,連帶影響社交技巧、同儕關係、自信心,甚至是課業表現。此外,由於肥胖孩子容易產生害羞、自卑、退縮、焦慮等行為,因此,爸媽應從幼兒期開始就鼓勵孩子吃得健康、培養運動習慣,別讓肥胖造成孩子身心長久的傷害。
輯譯/廖敏真
日本幼兒及小學生習武運動漸成風氣
日本曾在1964年東京奧運加入柔道競技項目,從此練武人口不斷增加。到1980年代,少年劍道和女子柔道的漫畫風靡一時,日本兒童也興起練武熱。1990年代之後逐漸退燒,直到近年,一股新的習武風氣又開始了。
據Benesse教育綜合研究所2013年的調查,日本幼兒和小學生學習的運動項目中,空手道占第5位,比棒球和籃球都高。
習武運動針對現代孩子加入遊戲元素
以東京都合氣道養成館的總部道場為例,共有4歲~小六生約50人習武,女生約占4成。道場主任指出,習武兒童雖然增加,卻缺乏集中力,必須加入對抗賽等遊戲要素,才能不讓他們感到乏味。
習武學童的爸媽則表示,上小學之後的環境變化很大,讓孩子習武是想藉此培養處變不驚的堅強心智。
爸媽期望藉練武加強孩子耐力和禮儀
東京空手道俱樂部開班,共有100多名幼兒習武。不過為免受傷,他們不讓孩子互相交手,只教導出拳和踢腿的自我鍛鍊。這種不用道具又鮮少運動傷害的教學,很受家長歡迎。負責人表示,空手道是自我對抗,重複練習可培養忍耐精神。
需全副武裝的劍道,近年也有增加傾向。福岡劍道場的負責人表示,道場與一般運動場不同,須嚴格指導;由於重視禮儀規矩的爸媽增多,也助長了習武風潮。
嘗試不同運動,為孩子的未來發展做準備
除了習武之外,據Benesse調查,學習運動的日本幼兒當中,有25%做兩種以上運動,小學生做兩種以上運動的更占了30%。同時學習體育和英語會話,或是體育加上鋼琴等也相當多。重視禮儀和精神訓練的武道,特別受爸媽青睞。川體育財團的研究員表示,爸媽多喜歡讓孩子學習兩種以上運動,是因為想試探孩子的特長,作為日後培養參考。
台灣學者:從運動遊戲中建立動作資料庫
看看日本的現象,爸媽或許也可再想一想自己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學習和運動。國立體育大學林曼蕙教授指出,幼兒時期的運動其實是一種手段,透過運用身體各種姿勢和動作,進行學習並刺激不同的感覺器官,幼兒的腦中就會儲存夠多的動作模式,到了小學階段修習需要運動技巧的運動課程時,就能從「動作資料庫」中搜取這項能力。因此,爸媽應從小依孩子的能力給他嘗試不同的遊戲和運動,讓他從不同的動作與姿勢練習中獲得經驗和學習。
日本兒童學習的運動項目排名
根據Benesse教育綜合研究所「2013年校外教育活動相關調查」網路資料,排名分別如下:
幼兒:1.游泳、2.體操、3.足球、4.舞蹈、5.空手道
小學生:1.游泳、2.足球、3.體操、4.舞蹈、5.空手道 |
資料來源/日經新聞、《學前教育》運動寶寶專題 輯譯/林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