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還算乖巧,只是他總迷迷糊糊、懶懶散散的,常常忘東忘西,總要我東叮嚀西催促,這副德性最讓我生氣,我該怎麼幫他糾正這個壞毛病呢?
Q:我的兒子五歲半了,還算乖巧,只是他總迷迷糊糊、懶懶散散的,常常忘東忘西,總要我東叮嚀西催促,這副德性最讓我生氣,我該怎麼幫他糾正這個壞毛病呢?
A: 略帶迷糊個性的人,常常讓人覺得可親又可愛,相處起來挺有樂趣。但是太迷糊了而影響正事時,我們又受不了,尤其爸媽面對孩子的迷糊,甚至造成學習上的障礙時,最是不能忍受。
其實,幼兒的注意力不但短暫,還非常容易因外界事物而分心,再加上幼兒的時空概念並不很明確,對身邊事物的重要性及秩序性往往不能牢牢記住,所以手邊的玩具,常常玩一個就丟一個,忘記歸回原位,甚至連東西放在那兒都忘得一乾二淨,這種迷糊的特性在幼兒期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孩子在一至三歲之間,正是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的關鍵期,舉凡進食、穿衣;收拾…等習性及能力,都是在這個時期學習並精進的,假若孩子沒有機會學習,日後會因為無法掌握操作時的順序與方法,常有笨拙的反應,讓大人誤以為是迷糊或懶惰成性。
另外,孩子的迷糊特質往往又和大人的教養態度與方式有關。在家居生活中,大人若喜歡凡事代勞,又不樹立良好榜樣時,孩子的迷糊會越加嚴重。所以要改善孩子的問題,不僅要從孩子本身著手改善,更重要的是,重新調整整個家庭氣氛。
要讓孩子不迷糊的首要原則,就是賦予孩子完成工作的責任感。很多大人時時把孩子的日常瑣事掛在嘴邊叨唸,久而久之,爸媽的叮嚀及提醒只像耳邊風一般,絲毫沒有任何作用。不妨和孩子制訂生活公約,約定好賞罰原則,鼓勵孩子建立正向的行為;對孩子而言,明確的賞罰 (如:洗完澡才能看電視、吃完飯才能去公園散步),反而具有自然的督促效果。
孩子的迷糊、忘性,還可能與爸媽所給予的指令及指導有關,有時候爸媽的一大串指令,聽得孩子是迷迷糊糊,弄不清楚狀況,只好馬虎帶過。因此,面對越迷糊的孩子。須將指令縮短,並明確說明,甚至將完成工作的必要步驟做充分的示範及演練,讓孩子有機會學習處理身邊事務。透過工作完成後的成就感,以及家人的鼓舞,說不定能夠把迷糊蛋搖身一變成為勤勞的小蜜蜂呢!
本文摘錄自
《學前教育月刊》1995年7月號,p.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