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關係與分離焦慮

依戀關係就像一條無形的臍帶,讓孩子獲得保護與安全感,能在自己的世界中勇敢的前進。同時,從這個親密關係中,孩子的各種能力也得到滋養。

文╱黃素英(台大心理系博士班)、雷庚玲(台大心理系副教授)

談到依戀關係,就讓我想起小時候,有一年家裡養的母牛生了一頭小牛,牠們每天形影不離。有一天母牛要被牽去田裡工作,我的父親擔心小牛若去了田裡會不乖,把牠留在家裡。只見離別的時候,小牛在牛棚裡亂撞亂跳,哞!哞!叫個不停;母牛也是眼神哀傷、頻頻回頭。那天,小牛整天無精打采,連平常最喜歡吃的嫩牧草也只吃了一點點。

依戀關係是安全的保證
不只人或靈長類是感情的動物,大部分的哺乳類動物都會對牠的長期照顧者產生類似小牛對母牛的情感聯結,因而不願分離。這樣的情感連結就是依戀關係。就像一條無形的臍帶讓孩子獲得保護與安全感,能在自己的世界中勇敢前進。同時,從這個親密關係中,孩子的各種能力(如自我了解、情緒發展、探索學習等)也得到滋養。到底這樣的情感聯結在何時建立?如何形成?身為孩子的父母,又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生命中第一個愛的關係呢? 

哇!我家寶寶戀愛了
一般來說,孩子在出生後五到六個月內,會從對待生活中的每個人都一視同仁,進展到對主要照顧者有特別的偏好。他們在看見自己的主要照顧者時,往往笑得比較多、更願意有親近的身體接觸,但是這個時候依戀關係尚不算太明顯。

六到八個月大以後,孩子對主要照顧者及陌生人的出現與分離時的反應會開始出現戲劇性的落差;依戀對象離開時所顯現的焦慮、恐懼,有時就像陌生人靠近他時一樣。這時,孩子似乎跟主要照顧者之間已「日久生情」,產生了「你儂我儂」似的依戀。這樣的愛戀其實很像我們大人在戀愛時的情緒與行為——會想盡各種辦法親近或黏著對方,希望整天在一起,只要對方在身旁就感到快樂滿足,不喜歡分開,分離時傷心難過,遇到困難壓力的時候渴望得到對方的安慰。以上的行為及情緒都可在一歲左右已經形成依戀關係的嬰兒身上明顯看到。

觀察孩子的依戀關係與分離焦慮
孩子與照顧者及陌生人分離和相聚的時刻,往往正是觀察他們的依戀行為最好的時段,你也可以根據以下表格試試看:
年齡 行為特徵  階段
0~2個月  對於任何人的撫摸、擁抱等接觸,不分親疏一律接受。 依戀前期、無特定對象的反應
2個月至6~8個月  會區分熟悉與不熟悉的人而給予不同的反應;較喜歡熟悉的人,但不排斥不熟悉的人。 依戀醞釀期、對特定對象的特別偏好
6~8個月至1歲半~2歲   形成特定的依戀關係;與主要照顧者分離時,會產生分離焦慮並且想要跟隨。 依戀關係正式形成、分離焦慮出現
1歲半~2歲以上 較不會因為照顧者的暫時離開而難過,能獨處或與他人相處。 與照顧者分離或與陌生人接觸時的焦慮舒緩


       
開始有強烈的分離焦慮
每位孩子對主要照顧者開始出現明顯的依戀行為的時間不盡相同,從六個月大以後到一歲半或兩歲以前都有可能。在這段時間,由於情感的聯結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因此孩子特別需要跟依戀對象維持熱線。另一方面,孩子的「知」與「不知」也助長了特定的依戀行為。比如,此時正逢「物體恆存」概念的發展期間,孩子雖已知道消失在眼前的人還是存在的,但是卻還不知道暫時的分開並不表示永遠離開,也很難了解要跟某個人時時刻刻在一起是不可能的。此外,孩子通常也是在這樣的年紀開始經歷較多與家人需暫時分離的場景,因此分離焦慮的反應自然就比較強烈。

舒緩焦慮的分離儀式
一歲半以後,隨著情感聯結更加穩固、孩子越來越對時間有較清楚的概念、以及較能期待依 對象的行為模式,而能了解依 對象跟他暫時的分離並不代表一去不回;而且,他也具備了較豐富與有效的日常生活能力,自行獲取他所需要的情感聯結,例如:以打電話、要求離開前擁抱,來維繫關係與滿足親近的需要。因此,孩子不僅能忍受較長時間的分離、也能更順暢地在分離與重聚中轉換,分離焦慮也獲得舒緩。

幫孩子學習第一個愛的功課
依戀關係的形成是從無數的親子互動中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不管是親子依戀關係的發展或分離焦慮的形成與抒解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家長的耐心與關心。

方法1:物色適合人選,跟孩子談戀愛
從過去一些關於孤兒院孩童的研究可以知道,若在孩子年幼時經常更換照顧者會不利於依戀關係的建立,無法跟固定照顧者建立愛的關係,又會影響到情緒發展與將來的適應。因此,提供孩子跟特定或少數幾個照顧者固定相處的機會是必要的。如果無法親自照顧孩子,也要當個好媒人,幫他找到合適且長期、穩定的保育人選。

方法2:提供心理慰藉、當孩子的好伴侶
過去的研究也一再發現,給予孩子在焦慮與挫折時的心理慰藉,也是增進依戀關係的要素之一,甚至比只是滿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更重要。因此,注意並慰藉孩子的情感需求更能為高品質的依戀關係加分。尊重與接受孩子的任何感受,讓孩子表達對分離感受,幫助他識別情緒,孩子就能夠接收到我們對他的了解、支持。

方法3:適時回應、為安全感加分
照顧者對孩子的需要能立即且一致的回應也非常重要。身兼多種角色的父母,雖然不可能無時無刻都立即滿足孩子的需要,但是如果能夠盡量透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樂意回應,就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心理上的控制感、安全感與對人的信任。當孩子以眼神接觸和聲音來表達對我們的情感和需求的時候,把他抱起來的小小舉動,不僅是在安撫他,也同時在告訴孩子「爸媽懂他」、「他能掌握這個世界」。

方法4:細心解讀、破解溝通密碼
正確解讀孩子的溝通密碼是有效回應的第一步。當依戀對象離開時,孩子出現哭、尖叫、踢等行為,這些反應並不是無理取鬧,卻是表達他對我們的情感、想請我們留步或要得到安慰。孩子年幼的時候,雖然已經會用許多方法來表達不同需求,但是行為與需求的關聯還是比較隱晦曖昧,因此需要細心而敏感地觀察孩子的行為、考量他平常的習性、及當下的時間和情境脈絡,以便能精確解讀孩子內心的世界。

方法5:幫助學習分離、享受獨處片刻
鼓勵孩子離開我們去探險。讓孩子在安心的範圍內,翻滾、前進、爬來爬去,練習與我們分離。在生活中,可以先讓孩子習慣一天裡面有一小段時間離開我們的視線,但是當孩子在找我們或是哭鬧不安的時候,呼喊他,讓他知道我們仍舊跟他同在。

方法6:從從容容分離、歡歡喜喜重聚
跟孩子分離的時候,即使不確定他完全聽得懂,還是每次都要告訴孩子我們要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並用言語、肢體動作、音調、表情向他保證我們會再回來,然後再從容的離開。回來的時候,先放下手邊的工作,迎向孩子、抱抱孩子,讓他知道我們真的遵守諾言按時回來了。我們的言行舉止與離開時的從容自信,會讓孩子比較有安全感。

總之,當孩子開始特別喜歡緊隨某一個人、在看到不熟悉的人時會緊抓他的手臂、往懷裡躲,就表示孩子已經建立起了他生命中第一個愛的關係。這跟孩子講出第一個字、跨出第一步一樣,都是非常可喜可賀的事。如果孩子現在正像麻一樣黏著你,請帶著戀愛的心情繼續跟他經營這個關係;如果孩子第一個戀愛的對象不是你,也不用氣餒,加把勁,你還是可以成為孩子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依戀對象。

※本文出自《小太陽Family》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