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教育從「家」開始

近年來情緒管理的議題沸沸揚揚,大家的目光都離不開「怎麼教出高EQ的孩子」時,又是否曾想過孩子的教育源頭是「父母」、人格塑造的起點就是「家」。究竟,爸媽能從觀念上先為孩子做些什麼呢?


你相信嗎?情緒是會傳染的!
情緒的感染力有多強?親子間情緒的相互影響絕對超乎你的想像!美國研究報告指出,4個月大的寶寶就已經能夠感覺媽媽的情緒氛圍了,而且不止於感受,還會被寶寶模仿、內化成本身的情緒表達;實驗中比較親子間的情緒關聯發現,越是低落、抑鬱的媽媽,他們的孩子越不容易露出笑容或任何想要和人嬉戲的意願,對外在人事物的刺激也比較不感興趣

所以年紀再小的孩子,也會敏銳地感受到爸媽的情緒,即使他們無法解釋悲傷或快樂是怎麼一回事,但卻能用最率真直接的情緒表達來訴諸自己的感覺:或哭或笑、想要多吃一塊餅乾而苦苦哀求、看見喜歡的玩偶時開心得大叫……。

將來孩子長大後,也許不記得2歲時爸媽曾帶他去過遊樂園、不記得生日時曾收過什麼禮物;但他一定會記得小時候被呵護、關愛的感覺。這些看不見的影響、只能用心體會的情感,絕對會在無形中引導孩子的人格發展。

別高估了孩子判讀情緒的能力
美國研究指出,5歲的孩子雖然已經能透過表情觀察,來區辨快樂與悲傷的不同;但是面對差異性沒有這麼懸殊的臉部情緒,譬如說是悲傷或者害怕的表情,孩子在10歲之前都還是很容易誤判。這意味著孩子在解讀別人的表情時,先天就存在著發展上的限制。

例如:2歲的安安看見桌上的玻璃杯好漂亮,伸手想拿來玩,卻不小心摔破了玻璃杯;帶著一些驚嚇,正打算用手去撿拾晶瑩閃亮的玻璃碎片時,媽媽看見了,大聲而慌張地阻止孩子用手去碰。大家都知道,媽媽是擔心而遠勝於憤怒,難免在心急時流露出焦急的情緒;可是別忘了,孩子判讀成人情緒的能力還很有限。

若不清楚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是不小心的、媽媽是因為擔心你」,孩子很可能完全誤解了媽媽的情緒表達,並把因愛產生的擔憂,曲解為「我把東西打破」,所以「媽媽很生氣或不愛我了」。

童年壓力越少,發展會更好
童年遭受長期壓力的孩子,長大以後的抗壓性應該會比較好?其實不然!心理學家發現,在童年得不到正常的親子依附關係、長期生活在壓力或創傷中的成人,腦子裡的「海馬迴」構造上比一般人來得小,而且這些人除了對童年不愉快的經驗感到難以釋懷之外,長大後的記憶力也比較差。這樣的現象跟腦內的壓力荷爾蒙有關。

一般來說,壓力荷爾蒙會加強記憶,就像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的瞬間記憶力一樣;但假如這種荷爾蒙不正常激發,大腦又長期浸泡在裡頭,海馬迴就會因為不斷產生很高頻率的回憶,記憶歷程因而受損。從研究得到的啟發,不只是要強調大腦構造的發展有多重要,還要讓爸爸媽媽們知道,人腦中負責情緒的許多組織,都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發育完成,長大後很難再改變,因此情緒教育必須從幼兒的家庭生活開始向下紮根。

孩子的情緒發展跟「家」息息相關
大家可能認為只要夫妻不吵架、沒衝突,孩子就不會有情緒傷害;但其實近期研究顯示,夫妻間所經營出來的家庭氣氛越正向,會比完全沒有任何夫妻衝突,更能有效預測孩子的情緒健康。換句話說,夫妻之間難免有意見溝通不良的時候,但即便小有摩擦,仍能在情緒碰撞的火花中,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無論如何都很重視家的完整,在孩子面前理性解決衝突,也讓孩子知道父母同樣愛這個家裡的每一個人;和諧的家庭關係,再加上合宜的情緒調節示範,絕對會比刻意迴避爭執、壓抑情緒,更容易讓孩子順利步上健康的情緒發展。

長期以來,幼兒情緒教育的相關研究,都相當強調幼兒的情緒發展在嬰兒時期就已經開始啟蒙,所以家庭氣氛和父母本身的情緒表達,都會影響孩子日後的認知、智力與人格養成;也就是說,孩子童年時從父母身上感受到的情感,可有正向的引導、也有可能帶來負面的影響,在在都顯示了家庭教育是左右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關鍵。
 
別錯過0~3歲的腦部發育關鍵期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教授及小兒神經學的負責人海瑞.柴加尼教授(Dr. Harry T. Chugani)曾對羅馬尼亞孤兒院的孤兒作了大腦正子斷層掃描(PET),發現這些孩子大腦裡的神經迴路因家庭功能不良而遭受破壞,因此在依附行為上有所缺失。事實上,大腦在0~3歲期間,會因為接受各種不同的刺激,決定留下哪些神經連結終身使用、哪些在青春期時可被修剪掉。由此可見,雖然先天遺傳無法控制,但是我們能掌握大腦後天所接觸的經驗;只要提供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爸媽其實有機會決定孩子最後腦內的神經細胞結構,幫助孩子健全發展

■ 參考資料來源:「信誼基金會第三屆0~3歲嬰幼兒發展研討會——幼兒大腦與認知發展的奧秘」會議手冊,歷屆研討會精華收錄於「信誼基金會:幼兒發展研討會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