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認為,可以用一首詩帶孩子進行對話和討論。經過幾次教學實驗,我們發現,以孩子現有的生活經驗為起點,利用有技巧的提問,就可以佈一個局,慢慢把孩子的思維,跟詩的情境搭上線。這個過程富含教與學的趣味,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不但可以有效引導孩子的思考,還可以在看似零碎的學習片段中,不斷從孩子的回饋中得到驚喜。
※奇蜜編輯:
相信關心孩子的父母都曾聽過「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但或因缺乏與孩子互動的合適方法而卻了步。本次奇蜜編輯推薦您前上善人文基金會執行長-鄧美玲女士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她以孩子的生活經驗為起點,引導孩子的感覺、思維跟「唐詩」的情境產生共鳴的感動歷程。
------------------------------------------------------
我們一直認為,可以用一首詩帶孩子進行對話和討論。經過幾次教學實驗,我們發現,
以孩子現有的生活經驗為起點,利用有技巧的提問,就可以佈一個局,慢慢把孩子的思維,跟詩的情境搭上線。這個過程富含教與學的趣味,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不但可以有效引導孩子的思考,還可以在看似零碎的學習片段中,不斷從孩子的回饋中得到驚喜。
分析詩並提供適齡的內涵 至於詩的多層次內涵,怎樣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而給到恰到好處,老實說,我們也還在摸索當中。但我們初步的努力方向是:針對每一首詩而分析它
「不同年齡都必須給的內涵」,以及
「依年齡逐漸加深的內涵」。比如說賀知章的〈詠柳〉和孟浩然的〈春曉〉,「不同年齡都要給的」,是對春天的禮讚,以及對萬物萌生、季節變化的敏銳感知;對三、四年級的孩子,對文字的敏感度應該慢慢被啟發了;對五、六年級的孩子,應該可以嘗試給一首詩背後的隱喻,包括詩人的時代與身世背景。因此,一個堅持「看到孩子」的教學,老師必須看著孩子的眼睛而調整自己的教學節奏。在這樣的提醒之下,在一個從二年級到六年級的混齡班級裡,我們就會花很多時間「醞釀」孩子的感覺;孩子則會依隨自己的程度,做出不同的反應。而我們對孩子的評估,是觀察他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刺激之後,眼睛是不是仍然發亮?他什麼時候開始主動舉手發問,或者,是否能對一個想法做出更細緻的表達?
把詩內蘊的情境教給孩子 其實,我們這樣教詩,勢必也面臨某些質疑和反省。最明顯的是,我們怎樣把一首詩內蘊的情境教給孩子?如果一個讀詩的孩子而無法感受季節與人情之美,我們就認為這樣的「詩教」還是有所不足的;但孩子生活在虛擬的時代,來自生活經驗的真實感動的確是越來越少了,所以,我們規劃的「親子半日遊」,就是希望提醒父母:
孩子在長大,真實的自然體驗非常重要。我們認為,
室內的唐詩課程,是鬆動內在的思維;戶外的生態導覽課程,則是開啟孩子的感知能力。也許有一天,孩子置身在某一個情境裡,他的感知會突然與某一首詩相契合,他的個人情感,就因為可以跟千百年來的情感產生共鳴,而得到梳理和提升。
讓學習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不過,怎樣達成這一步?我們想,最好能讓學習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否則,要把「情意」、「感覺」、「品格」教出去,還是有困難。有一位家長告訴我們說,他的孩子在課程中學會「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他每次出門看到新發的嫩葉,就會指給孩子看。學過「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剛好遇到一個春雨滂沱的週末,孩子夜半起來上廁所,他對孩子說:「好大的雨啊!」第二天一早,孩子一醒來就主動要求去看看陽台的花怎麼了。不過,我們也提醒過度教學之害,不然會把孩子撐到反胃。總之,家長若能配合把教學活動延伸到家庭生活中,效果當然是可觀的。因此,這個教學活動必須包含一個機制,讓家長充分瞭解老師的活動內容與想法。
※ 本文轉載自《經典與人文》期刊,鄧美玲著,
上善人文基金會,2004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