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燒不完,如何協助孩子提升心理免疫力?

 
採訪整理/秦嘉彌

2020年2月25日,台灣出現最小的11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當班上有孩子被隔離,或是有同學的家人是來自中國大陸時,孩子的心理是否能健康看待這些危機?

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李思賢日曾發表一份從2/15-2/17透過line與FB所做的3,610人參與的線上調查,調查中發現有47%的民眾對最近的疫情是可以保持平常心來面對的,並有57%的民眾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調查中同時也顯示22%的受訪者對疫情感到相當緊張,27%的人感到相當擔心。也就是說普遍台灣人對於目前的疫情沒有太過焦慮,但也有2成多的人在情緒上其實是焦慮的。

孩子不說不代表沒有情緒
雖然多數父母可以審慎樂觀的看待疫情,但孩子的心裡健康狀態是需要家長細心的觀察才能察覺的,台灣芯福里情教育推廣會理事長楊俐容分析孩子在這段時間真的會感到很焦慮的比例其實不高,比較多的反而是覺得討厭、生氣,因為想玩的卻不能去玩了。

楊俐容建議低年級孩子的父母要注意孩子因情緒表達的詞彙不足,能運用的可能只有開心、生氣、煩等詞語,常常出現無法用適當詞彙表達情緒的狀況,老師或家長可以透過像「情緒溫度計」等工具去關心和了解孩子的情緒狀態。孩子放學時可以觀察是否別的孩子很放鬆的走出來,而自己的孩子卻是緊張的抱著你;又或是孩子班上有同學被隔離,回家告訴父母後,父母若表現的太過擔憂,這個情緒便會傳回給孩子,這些都是父母要留意的。楊俐容也提到如果孩子持續為這件事擔憂超過兩周以上,那麼父母也要警覺孩子是否已需要情緒上的幫助,而尋求適當途徑處理。

在疫情狀態仍在延燒的狀態下,父母想提升孩子的心裡免疫力要從日常生活行為的觀察開始,避免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給孩子更多的恐懼,以下八個常見的情緒問題,提供給父母做疫情期間的引導,幫助孩子用更強大的心理素質面對危機。

 (以下內容摘自中華心理衛生協會於2003年組成的心理健康行動聯盟,編製而成的「抗SARS安心防疫手冊」修編,提供給讀者了解在新型冠狀病毒風暴裡,如何幫助孩子和自己調適壓力?完整手冊請見=> http://bit.ly/3c9F2cu )

(一)    該如何觀察孩子的反應?
孩子們因為年齡的不同,他們的語言以及對情緒的表達方式都不太一樣,一般而言,兒童以語言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擔心與難過的能力比起成人來的差,因此,透過詢問或談話的方式較不能真的瞭解孩子的感受。孩子們比較常透過遊戲、做惡夢、或一些日常生活行為的改變來呈現他們的情緒,例如:最近有的兒童開始會抱怨,為什麼電視要一直播新型冠狀病毒?

為什麼新型冠狀病毒還不走?為什麼他們要這麼生氣?為什麼有人要爬到窗戶上面,那樣不是很危險嗎?我討厭新型冠狀病毒?我不要新型冠狀病毒?我們不要再看電視了!不要看新聞嘛!或者有的孩子開始會玩一些與新型冠狀病毒、口罩或死亡等相關主題的遊戲,例如:這個小狗得了新型冠狀病毒,它很快的就死了!這裡有新型冠狀病毒,我們要戴口罩,不然我們會死翹翹!或是抱怨做惡夢,夢到新型冠狀病毒病毒要來吃掉我。孩子們對於所處環境的變化其實也是相當敏感的,只是我們是否留意到或是我們是否正確的解讀他們所傳遞出來的訊息。

(二)要如何瞭解孩子?
要瞭解孩子們的感受其實並不難,我們可以觀察他們最近所玩的遊戲內容的主題,或是從他們對日常生活中的抱怨來瞭解,當孩子們透過遊戲或是一些情緒化的反應出現時,我們可以加入他們的遊戲當中,也可以在一旁觀察,透過孩子自發性的遊戲過程以及遊戲內容,來觀察並瞭解他們的感受,作為調整日常作息、調整觀看電視習慣或進一步與孩子討論疫情的依據。

(三)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恐懼?
身為老師或家長,教育孩子對於傳染性疾病的瞭解有其必要性,但是在教育或傳達訊息的過程中,除了告訴孩子疾病可能帶來的不方便、病痛、或是嚴重的後果之外,教育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以及提供正面與正確的資訊亦相當重要。過度的強調疾病的負面影響與對健康的危害,而沒有提供正面的訊息,例如疾病的治癒率、適當的防護便能有效保護自己等訊息,只會帶來心理上的壓力與不必要的擔心以及害怕等情緒。就如SARS 時期,電視媒體曾播放一段記者的觀察,新聞中呈現了一位媽媽帶著兩位小朋友從客運上下車,小朋友忘了戴口罩,媽媽急著要求小朋友將口罩戴上,過程中母親表現了緊張與較強烈的情緒,看來似乎在責怪孩子。

在日常生活的觀察中,我們也發現在醫院走廊或其他公共場所中,經常聽到母親這樣跟小朋友說:跟你講你要戴上口罩,你都不聽,現在到處都是新型冠狀病毒病毒,你不戴口罩,病毒進去你的身體,會死翹翹的,你知道嗎?這些例子中,母親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是關心的過程中,太急了,無形中將緊張的情緒傳達給孩子或周遭的人,而孩子無力抵抗,只能默默地承受了。

(四)孩子情緒緊張,我們可以怎麼幫忙?
要如何做才不至於引發緊張的情緒呢?對兒童來說,遊戲是他們生活中最喜愛也最常發的事件,因此,如果要有效而不引起緊張的教導正確的知識時,遊戲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管道,我們可以透過和孩子玩的過程,瞭解孩子對疾病或疫情的瞭解程度,同時也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修正其錯誤的觀念、教導正確的防範感染、或是防護措施,讓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建立正確的防疫行為,並使之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習慣,這樣便能在不增加孩子負擔的情形下,建立了正確而有效率的防疫行為。

(五)如何教導孩子正確的疾病觀念?
對於學齡前或小學低年級兒童,我們可以透過說故事、玩遊戲、玩扮家家酒或角色扮的遊戲,來教育孩子。例如:在遊戲過程中,老師或家長可以輪流與孩子玩「假裝醫生與病人」的遊戲,在遊戲過程中讓孩子自由地想像或假裝各種疾病的醫治過程,藉著大人們假扮病人的角色時,逐步將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呈現在遊戲中,在此過程中,觀察兒童的反應或其扮演角色的處理方式,如此我們可以知道孩子們在哪些預防知識或是關於疾病的瞭解上有所偏頗,在蒐集足夠資訊的情形下,大人們與孩子互換角色,此時,大人們透過示範的方式,正面地呈現正確的疾病防疫知識與防護措施的準備以及實施方式,在玩的過程中藉著大人正確的示範與扮演,將能對兒童提供一個正確的示範,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習到正確的知識與防護措施。

對於年紀較大的兒童或是在學校情境中,可以將大風吹等類似的遊戲加以修改,加入各種自我防護或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知識在特定的座位上,以大風吹的方式進行遊戲,隨著遊戲的進行,孩子除了要認識各種防護的方法與疾病的知識的名稱之外,同時也在遊戲中讓孩子在各個不同的座位上,解說該座位專有名詞的內涵與執行方法,透過類似這樣的遊戲,孩子便能在很快的時間裡快樂地學習到正確的知識。

除了讓孩子在遊戲當中學習到知識,我們也能夠結合原來在班級經營中的鼓勵、記點或記優點的制度,鼓勵孩子確實做到勤洗手、維護環境清潔以及自我保護等行為,持續執行並成為一種生活習慣,當兒童對疾病的瞭解愈清楚,而自我保護與清潔的行為執行的愈徹底,其緊張與害怕的情緒便能有效的控制。透過遊戲,讓我們與孩子更接近,然而,在遊戲、說故事或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個觀念是,做「正面的呈現與示範」,即是在與孩子的遊戲過程中,提供正確的訊息以及正確的作法或行為方式,做為孩童參考、模仿或學習的依據,進而誘發兒童出現我們所期待的行為,並且在孩子表現了正確的行為或反應時,父母或老師可以透過口語的鼓勵或實質的獎勵,以增加正確行為的出現。

(六)如何讓孩子關心被隔離的同學?
對於被居家隔離的孩子,可以建議老師鼓勵班上同學輪流電話問候,或是寫卡片讓被隔離的學生感受到關懷,隔離期過後更要做班級輔導,讓其它同學協助他落後的課業,而非嘲笑他或躲避他。

對於全班停課隔離的班級,老師可以事先建立好聯絡網(如由1號打電話給2號,2號打電話給3號),使同學在隔離期間能彼此關心,對於中高年級學生,可以利用壁報製作或標語的設計,讓孩子也參與防疫的任務,不致於感到面對疾病時,是那麼的無力。

(七)當被隔離的小孩回到班級時,如何減輕同學們的焦慮? 
恐懼永遠是來自無知。小孩的恐懼往往是從大人那邊傳遞而來。因此,身為小孩旁邊的大人,不論老師或家長,首先就要有正確的醫療觀念,相信原先的隔離可以解除,必然是醫學專家認定完全沒有感染的危險,所以,我們可以完全放心,敞開雙手擁抱他們的歸來。

老師不妨可以利用適當的活動安排,讓這位剛剛結束隔離的小孩感覺到同學的歡迎,也許是歡迎會的形式,也許是祝福的卡片。透過這些活動,同學們將可以學到助人的態度和同理心的能力。

(八)如果小孩的心理愈來愈嚴重,怎麼辦?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我們不可掉以輕心,無論在生理層面或心理層面,鼓勵自己與他人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與建議是極有必要的,除了個人要對相關的生理或心理問題加以了解與關切之外,也應讓家人或親友分享相關的訊息並注意其身心狀況,對未成年的青少年與兒童也不應例外,臨床心理學專家提醒當青少年與兒童有下述的異常行為時,應格外留意:
1.睡眠太少或太多
2.總是顯得疲倦
3.守在家裡或躲著別人
4.話說得少了
5.表現任性或易怒
6.與他人有較多的爭吵或打鬥
7.在家中、學校或社區中發生行為問題
8.吃得很多或較少
9.悲傷或焦慮
10.成績變差…等
如果有以上的情形,請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情緒支援工具】
電話: 1922防疫諮詢專線、安心專線(1925)、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張老師【1980輔導專線】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