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證實:大自然使孩子們更快樂

近期發表在《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與自然產生連結的感覺往往使孩子更快樂,並且會讓孩子做出更多友善環境的行為。

近期發表在《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探討兒童與自然的關係以及對孩子產生的影響,結果發現,與自然產生連結的感覺往往使孩子更快樂,並且會讓孩子做出更多友善環境的行為。

這項研究來自墨西哥,研究人員針對近300名9至12歲的兒童進行了調查問卷,測量他們與自然、環保行為和幸福感的關係。研究中所說的「與自然的聯繫」,指的是孩子可以意識到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係,可以欣賞大自然裡的細微差別,並且感受到自己身為其中的一部分,問卷裡對應的題目包括「我喜歡聽大自然裡不同的聲音」、「我喜歡大自然裡的野花」、「收集石頭與貝殼是好玩的事」、「在戶外活動讓我覺得開心」、「我喜歡看見野生動物在無污染的環境中生活」、「人類是大自然世界的一部分」等。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覺得自己與大自然有聯繫的孩子們,例如看到野花和動物時感到愉悅,或是可以聽到大自然的聲音,這樣的孩子比較有利他主義的傾向,進而產生幫助他人的行為。這些孩子會透過資源回收、廢物再利用和節約用水等方式,積極地關心環境。他們也更有可能展現出他們相信性別、種族和社會經濟條件上平等。同時,這些孩子們在快樂量表上的得分也很高。

先前的研究也發現,這些行為與環保的危機處理有關,也就是當環境出現危機時,能夠協助人類保護地球,因此這樣的孩子在未來也會成為自然的守護者。論文作者勞拉.巴雷拉.埃爾南德斯博士表示:「兒童是未來的消費者、企業家、決策者、工作者,因此,孩子從小接受的環境教育將會影響他們與自然的關係、環境意識與環境價值觀,換句話說,孩子也造就了環境的未來。」

德州州立大學園藝學教授蒂娜·卡德博士(Tina Cade)表示,許多研究顯示即使是與大自然的簡單互動,也能治癒我們的壓力、焦慮問題,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其他研究也指出,參與園藝活動可以幫助孩子們好好吃飯、有更多運動的機會,也能抱持更好的態度來面對學習與人際關係。

不僅是孩子受惠於大自然,2015年一項研究也指出,在大自然中散步的人較少出現重覆性的負面思考。蘇格蘭的一家政府衛生服務機構深信大自然對身心健康的好處,因此鼓勵醫生開「大自然處方箋」幫助治療高血壓、焦慮和憂鬱症。

資料來源:CNNFrontiers in Psychologypsychologytoday.com

延伸閱讀
體驗大自然的生命力
走進自然,為孩子儲備創新能量!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