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熱酷暑,當心寶貝「夏季熱」

每年從端午到中秋時節,是嬰幼兒好發「夏季熱」的期間。高溫潮溼的夏日氣候,若在大太陽底下曝晒過久,或長時間處於通風不良的場所,又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很可能會發生體溫升高的「夏季熱」。當孩子持續發燒、哭鬧不安,又沒有其他感冒症狀時,爸媽就要特別留意。


文/林正苹 
諮詢/何叔芳(何叔芳小兒專科成人內科診所院長)


當嬰幼兒體溫隨氣溫一起升降
夏季熱發燒的型態具有規律性,當孩子待在溼度高、空氣較不流通的環境,體溫調節功能失常,孩子的體溫便會隨外界溫度升高而升高,隨外界溫度下降而下降,呈現出體溫跟氣溫一起變化的情形。

何叔芳醫師說明,患有夏季熱的孩子,體溫不僅升高到攝氏38度左右(較少超過39度),還會有胃口差、口渴、睡眠不安穩、無故哭鬧等症狀,但不像一般發燒會全身發冷、打寒顫。


3歲前最常見,年紀越小發生率越高
何叔芳醫師表示,夏季熱常見於6個月到3歲大的嬰幼兒,年紀越小的孩子發生機率越高,尤其是6個月到1歲之間的嬰幼兒,常無法有效排出身體的熱。

3歲以下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無法保持身體恆溫。若長時間待在不通風、氣溫30度以上、溼度60%以上的環境,幼兒無法適度調節體溫,皮膚不能有效散熱,就會導致體溫上升。

幼兒的體表面積比(體重與表面積的比)較成人大,因此比成人更依賴體表散熱,一旦幼兒的皮膚減少與空氣的接觸面(如穿著過多),阻礙皮膚散熱,幼兒就容易發燒。隨著年齡越大,幼兒體溫調節中樞越成熟,一般而言,3歲以後就不會有夏季熱的問題了。


在夏天發燒,就是夏季熱嗎?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在夏天持續發燒的孩子,都是得了夏季熱。發燒時,爸媽可先讓孩子待在空調房裡1、2天,觀察發燒的型態;若孩子因此而退燒,爸媽就不用太過擔心;若尚未退燒,建議盡快就醫。

臨床上,小兒科醫師會進行血液、尿液、糞便、皮膚試驗、超音波、X光片等檢查,排除中耳炎、尿道炎、病毒感染、腸胃炎、咽喉炎、氣管炎、腦膜炎等病症的可能,持續觀察發燒的狀況,再診斷治療。


最重要的處理原則:解身體的熱
夏季熱的治療並不需要藉助藥物,退燒藥也只是備用,只有在孩子很不舒服時才建議服用。

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是讓孩子吹空調,保持室內溫度在25度左右,溼度50%,他的體溫就會漸漸下降。等退燒後,孩子的食欲恢復,睡眠也較安穩,就不會再哭鬧不安。除了空調,也可以在室內放置冰塊、吹電扇、睡冰枕也會有相同的降溫效果。

何叔芳醫師也建議除了讓孩子多喝開水外,適量飲用綠豆湯、冬瓜湯、薏仁湯,或吃哈密瓜、西瓜等消暑食物,也有助於身體解熱。

另外,千萬別幫孩子穿太多衣服,建議大人穿幾件,孩子就穿幾件,以薄、寬鬆衣物為佳,增加空氣的對流,避免妨礙孩子體溫的調節及散熱。


安心使用空調的5個TIPS
1 溫度適宜
控制空調溫度在25~28度,調整風速為偏弱,也別讓風口對著孩子。使用空調之前,先擦乾孩子的汗;孩子進房間後再開空調,避免頻繁的進出;要出門時先關掉空調,等室溫接近常溫後再出去。另外,別讓孩子整天待在室內,當氣溫較涼爽時,多到戶外活動,加強身體的適應能力。

2 保持通風
沒開空調時,打開窗戶,確保室內外空氣流動。有新生兒的家庭,使用空調時,至少打開一扇窗戶,保持室內通風。

3 隨時保溼
孩子體內水分調節能力較弱,待在空調房裡易口乾舌燥,因此,要讓他多喝水,也可在室內養水生植物,或放裝水的容器,以增加溼度。

4 定期清潔
空調裡的過濾網若太久沒清洗,上面的毛屑、灰塵等易散佈在空氣中,當孩子吸入這些物質,就可能過敏、咳嗽。建議定期清洗過濾網,以確保空氣的清淨。

5 避免依賴
雖然開空調能有效舒緩夏季熱,但並不建議爸媽讓孩子過於依賴空調,否則長久下來,將會造成孩子體溫調節功能變差、汗腺孔閉合、胃腸運動變慢、抵抗力減弱。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