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協力教養沒問題(下)

訣竅3:學習阿公阿媽的「撇步」
以前孩子生得多,所以大部分的阿公阿媽都有帶小孩的豐富經驗。比如幫小嬰兒洗澡這件事,即便新手媽媽看了好幾遍的書和影片,但自己真正「動手」時還是手忙腳亂、丟三落四的,要是孩子一哭,自己也快要跟著哭了。如果這個時候,阿媽能夠示範幾次並傳授訣竅給你,你等於吸收了阿媽畢生累積的功力,這是看再多的書和影片也比不上的。

此外,像是1歲多的孩子正喜歡開開關關抽屜、把裡頭東西全部拿出來玩,這樣的行為具有危險性,如果爸爸媽媽怎麼說,孩子都不聽時,個性急一點的,乾脆自己動手把抽屜關起來;但有一個聰明阿媽,當孩子打開抽屜時,她不疾不徐地笑著說:「你好棒,會開抽屜了,阿媽看你會不會自己關抽屜。」這個時候,孩子就很自然把抽屜關起來,等阿媽拍手鼓勵他之後,他的注意力就被轉移而去做其他的事了。眼看這原本要變成親子衝突的劇碼,馬上被有智慧的阿媽輕鬆地解決。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建議你不要只是偷偷學習阿公阿媽的育兒「撇步」,有的時候,不如直接請教阿公阿媽,不但學到精華、也學得更快,無形中也拉近了你和阿公阿媽的距離。

訣竅4:為阿公阿媽補充教養能量
由於阿公阿媽多半憑著過去的經驗,用直覺和愛來帶孩子,有時總是會讓爸爸媽媽覺得阿公阿媽照顧孩子的方法太傳統。其實,在孩子的生活照顧與行為管教上,許多傳統的方式不一定不好,只要沒有太大的問題,讓阿公阿媽用習慣的方式與孩子相處,應該是比較好的方式。

不過,的確有些教養觀念或健康照護觀念是會隨著時代更新的,像是:以往認為母乳是沒錢才讓孩子喝的,但事實上,母乳非常營養、對孩子好處很多,最好能餵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或是以往認為孩子專心看著電視,就代表著孩子從中獲得學習,但現在研究證實,即使適合孩子看的節目,也應該有大人的陪伴講解及時間上的管控,以免造成日後專注力的問題⋯⋯等。像這樣的新觀念,有時,阿公阿媽並不是不願意改變,而是因為接觸這類資訊的管道比較少,所以爸爸媽媽要當新知的窗口,定期地為阿公阿媽補充教養能量。

然而,有時爸爸媽媽不好意思糾正阿公阿媽,或是阿公阿媽比較固著傳統觀念,取得協調並不容易時,建議你可以透過報紙、新聞等媒體,用閒聊或剪報的方式傳遞訊息;或是邀請阿公阿媽一起帶孩子去健檢或看病,藉由「問問題」的方式,透過醫生來代為溝通。這些都是讓阿公阿媽不失面子,又可以吸收新知的方式。當然,如果阿公阿媽本身就很注重這方面的資訊,你就等於有了一個最棒的育兒夥伴,可以經常討論,溝通彼此的觀念與做法。

訣竅5:除了溝通,「搏感情」更重要
協力教養時,爸爸媽媽難免必須跟阿公阿媽溝通一些教養問題,但切記溝通時的態度,必須在尊重長輩及他的人生經驗的基礎上。討論問題時,對事不對人,相互體諒、委婉說明,才能達到化解教養歧見的目的。如果不是太嚴重的問題,不妨適時讓步,建立兩方都可接受的教養規則即可。要特別提醒你的是,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和阿公阿媽爭執這些事,因為孩子愛爸爸媽媽也愛阿公阿媽,你們的爭論會讓孩子覺得很疑惑,甚至造成情緒的困擾。

當然,家人之間除了理性溝通之外,情感的交流更為重要,尤其有了孩子當觸媒,在兩代協力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和上一代多了話題和互動,正是凝聚家族情感的好時機。所以,爸爸媽媽要柔軟自己的身段,嘴巴稍微甜一點,適時地表達出對阿公阿媽的感謝和愛;逢年過節時,也可以帶點小禮物送給阿公阿媽,這些看似小小的舉動,其實阿公阿媽都會「很有感覺」喔!

小孫子當然是阿公阿媽的最愛。回去阿公阿媽家時,你可以刻意讓孩子穿上阿公阿媽買的新衣服,他們看了一定會覺得很開心;等到孩子大一點,鼓勵孩子表達出對阿公阿媽的愛,讓他去抱一下阿公阿媽,或是親一下說「我愛你」。孩子小小雙手的擁抱、嘴裡的童言童語,都有大大的力量,會讓阿公阿媽甜到心裡的。

阿公阿媽疼愛孩子,是每個孩子都該享有的「特權」,祖孫間許多獨一無二的默契或是不能告訴爸爸媽媽的小祕密(通常阿公阿媽或是孩子總是會忍不住說出來),更是祖孫間最甜蜜的印記。建議你可以用文字或影像記錄祖孫間親密的互動、有趣的談話,不但是為孩子留下溫暖的成長紀錄,也是對阿公阿媽表達感謝,送給阿公阿媽最好的禮物。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