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採訪報導/林瑞丹
吵架,經常是孩子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但因學齡前的孩子在心智發展和語言表達能力上都還不夠成熟,爸媽的介入和引導,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學習。吵架也是一種能力,教會孩子好好吵架,更是爸媽必修的課程。
處理手足爭吵前,請先看孩子已經學會相處了嗎?
有些父母面對手足爭端,教養方式總是主張「大讓小」,臨床心理師王意中提醒爸媽,年齡是「涉入」的考量,卻不是「是非」的依據。家裡若有3歲以下的孩子,兄姊要面對的是還不懂規矩、不懂遊戲規則、不講道理的弟妹,在遊戲過程中,很容易沒經過同意就去碰兄長正在玩或做的東西,這時候就需要有大人陪伴,不僅可以居中引導遊戲和互動方式,也可以減少衝突。手足間有了相處經驗後,孩子漸漸會懂得怎麼跟年幼的弟妹玩,爸媽才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玩。
吵架介入三步驟:冷靜、傾聽、教孩子解決問題
「除非孩子有危險性,如出現動手(咬、推)或破壞性行為(丟摔玩具、砸東西),或是吵架老是其中一個孩子吃虧,總是哥哥或姐姐吵贏」,王心理師並不贊成父母在第一時間介入手足的爭端。一旦真的吵起來,他建議先把3歲以下的孩子抱離現場,或將爭執的孩童分開場域,讓孩子的情緒冷靜下來,當下父母先不要開口問事由,以免大人自己也陷入情緒而讓情況更混亂。
不要急著給方法,讓孩子自己思考解決方案
孩子情緒冷靜後,便要了解剛剛發生了什麼事?個別了解狀況,先避免「千錯萬錯都是對方的錯」。讓年長的孩子先說自己剛剛對弟妹做或說了些什麼,再講弟妹對自己做了什麼。爸媽要注意自己的語調和態度,避免孩子以為大人在追究責任。讓孩子自己說,可以幫助孩子自我覺察,拿球丟弟弟的頭,是第一次,還是很多次?會不會動不動就說出傷害弟妹的話,甚至動手傷害弟妹的身體,讓孩子自己覺察這些話或行為帶來的結果和傷害。
聽完事實經過便要來教孩子解決問題。先聽聽孩子的想法,想要怎麼處理?不喜歡弟弟干擾,哥哥可以換地方、拿另一個玩具給弟弟玩、或請弟弟去其他房間幫忙拿東西過來,讓孩子自己想。在討論中讓孩子知道除了推開或動手打人以外,有第3、4、5種更好的解決方式。這些方式不只教孩子而已,需要在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後把剛剛說的方式實際演練一次。用弟弟妹妹聽得懂的話講、或是讓孩子練習和弟妹說話時眼睛看著對方、蹲下來或握住對方的手、或邊玩邊說話,透過演練過程慢慢去修正,建立孩子間彼此的溝通態度和方式。
孩子爭吵後,大人可以製造機會帶孩子一起玩、去公園、騎個腳踏車,做個活動或是遊戲,只要讓他們感到好玩、有趣,自然關係的維護就會上來、就會和好。孩子間本是邊吵邊玩、越吵越好。最重要的是幫忙製造情境,讓孩子自然互動。
為孩子解決問題的同時,別讓自己也變成問題的製造者
父母用對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們解決爭端,學習人際互動、溝通與解決問題的判斷思考,甚至可以越吵感情越好。但王意中也提醒,孩子爭執時都有情緒,大人介入是為了解決問題,如果大人自己不太能控制情緒,建議不要介入,以免讓問題更複雜。夫妻若有一方較易激動,建議事件討論和溝通由另一方處理。爸媽也要能自我覺察自己的心理和身體反應,了解自己是不是能掌握情緒?會不會容易生氣?容易焦慮、不安?才能有效處理孩子的情緒和爭端。
同儕吵架,也是幫助孩子重新釐清彼此關係的起點
孩子吵架並不是都和手足吵架一樣需要和好。孩子在幼兒園或和別人家孩子吵架,爸媽除了幫助孩子說出事實的經過外,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確定和爭執孩童的關係,了解孩子本身想不想和對方和好。問孩子:明天去學校想和他玩?想和他說話嗎?明天不想,多久會想?想和他一起玩什麼?讓孩子自己說、自己決定,再回應,在說的過程中視情況給孩子修復關係,或是冷處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