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覺知能力,孩子學得更好—適當回應有助孩子重整知識及改正錯誤
文/柯華葳︱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行動設計/柯華葳、編輯部
隔壁3歲的小予靠在爸爸懷中等車,小予看著一旁豎立的招牌,唸招牌上面的字,他挑他會唸的,很得意地唸出幾個字,還看看我。我看他挑著字唸,就指著一個字看著他,他突然伸出手,指著前方說:「有小狗。」他父親說:「哪有?」小予放下手指頭,望著其他地方,不再看我了。
又有一回,3歲半的翰翰拿一本書來,翻開書指著上面的字大聲唸。一旁的姑姑說:「好棒,來!翻下一頁。」弟弟立刻把書闔起來說:「不唸了。」媽媽悄悄地跟姑姑說:「他只認得那幾個字。」
「知」與「不知」,孩子自己清楚
上面例子裡的小小孩似乎都知道自己「不知道」或「做不到」,且會掩飾自己的「不知」。其實,這是一種覺知的能力,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幼兒碰到不會的事情,常顧左右而言他,以避免失去顏面,甚至被當面指出「不知」時會惱怒,這表示出一種對自己的認識,顯示小小孩能覺知自己的「知」與「不知」及有「面子」要維護。
4歲孩子很樂意表現自己的所知
到了4歲左右,幼兒的各種能力增強了,似乎變得自信,會變得很願意表達自己的看法,因此當老師問:「誰知道?」大部分幼兒都舉手,想站起來說一些話,但卻可能「亂說一通」,或是被點名後卻站著傻笑。難道孩子長大反而不如年紀小一點時明白自己的「不知道」?其實,孩子心裡是有數的,如果大人「戳破」孩子的「不知」,看到他挫折與憤怒的模樣,就知道他受傷了。
但是為什麼4、5歲幼兒會很驕傲表現出自己「有知識」,以至於看起來喜歡「亂說」呢?孩子之所以如此表達,是因為孩子小一點的時候,知識不多,當容易搜尋腦中所有資料,發現自己沒有類似「物件」,例如,遇到不認得的國字時,知道自己「不知道」,就不會隨意猜測;稍長,知識與經歷多一些之後,開始會「類化」所學,例如:認識「橘子」後,看到「柳丁」,會自己推論,所以反倒是大膽猜測的年齡,也是最可以海闊天空表達的年紀。
在良好互動中學會評價自己的能力
成人透過觀察幼兒的七言八語,就能知道幼兒學到什麼以及還要補充什麼。幼兒有了來自外界的回饋,很快就知道自己是否「不知道」或是「犯錯了」。在互動過程中,成人可以觀察到幼兒會自己更正、改錯,而這種自我重整知識與更正錯誤,是幼兒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覺知。
等到孩子再大一點,學得更多,理解到知識中的「例外」多於「原則」,並不能只用「類化」來判斷時,為了避免被笑「無知」,於是多數孩子就不那麼樂意去表現自己了。這似乎又回到了嬰幼兒時期「知道自己不知」的地步。只是這裡的自知有別於嬰幼兒階段。這時孩子對自我能力的評價已經更確切,也有能力督促自己加強學習或是決定調整學習方向。
正確示範與等待,幫助孩子學得更好
其實,一直到成年,我們都還在學習認識自己,從工作或生活中去覺知,明白自己「有所不知」,也在學習「如何使自己知道」。在學習上,一個人由簡單的知道自己「不知」,到明白自己的能力程度,以及如何學習,是需要時間漸漸發展出來的。當父母察覺幼兒有不正確的知識時,不要取笑他或「戳破」他,只要示範或說出正確的概念,以充分的時間等待孩子,允許他自己重整知識、自我更正,這就是最踏實的學習步驟,孩子將會學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