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意外的急救處理(上)——跌倒墜落、跌倒流血與壓夾傷

事故傷害是1到4歲嬰幼兒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最常發生的場所就是在家裡。爸媽除了積極預防之外,平時還要多吸收急救知識與技巧,當事故發生時,立即給予適當的照護,就能減少傷害程度。以下提供跌倒墜落、跌倒流血與壓夾傷的急救處理。

文/周怡宏︱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事故傷害是1到4歲嬰幼兒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第二位的三倍。調查也發現,兒童發生的事故類別依發生率排序為:跌倒墜落(47%)、壓撞傷(31%)、燒燙傷(11%)、哽塞窒息(7%)以及中毒(4%);至於,兒童事故傷害的發生場所,第一常見就是居家環境(63%),其次是學校(兩成)以及公共場所(接近一成)。

換句話說,任何嬰幼兒疾病的發生率都比不上意外傷害,因此,父母們應該用心投入孩子意外事件的預防,將居家安全列為家庭生活的第一考量,隨時掌握孩子的動靜,預防意外的發生。再者,嬰幼兒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意外,而意外發生後,照顧者如果能及時發現,並給予適當的處理,就可以減低幼兒的傷害嚴重程度。以下提供常見居家意外的急救處理,供爸爸媽媽參考。

跌倒墜落
嬰幼兒因為控制力差、認知危險能力不足、頭部比例大以及平衡性差等不利生理因素影響,特別容易跌倒而受傷。而跌倒時,爸爸媽媽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發生頭部的外傷。在發生頭部外傷之後,爸爸媽媽要注意以下5個與腦部傷害有關的症狀,並且要連續觀察3天,包括:
1. 有無與餵食無關的嘔吐
2. 意識狀態是否改變
3. 眼球移動及眼神是否異常
4. 一側肢體是否不能移動
5. 有無像抽筋的動作出現

■ 如有一個以上症狀出現→應立即送醫檢查。
■ 如無以上症狀→頭皮裂傷只需要以優碘擦拭;頭皮腫脹則只需每天冰敷3次、每次15分鐘即可。


跌倒流血
當嬰幼兒跌倒摔傷的時候,如有明顯傷口,可先用優碘消毒,如果傷口不乾淨,則必須送醫治療,並接受破傷風疫苗注射,以免傷口感染。

因跌倒或滑倒而引起的皮膚傷害,可能只是單純皮膚表皮受傷,也可能傷及真皮而引起嚴重傷害。若傷口很淺,直接擦上優碘,用紗布覆蓋,再以透氣膠帶黏起即可;但若流血不易止住或傷口較深,則要一面止血,一面送醫,步驟如下:
1. 止血:先以消毒過手帕、棉花或紗布,直接壓在傷口上或用繃帶纏繞傷口,並抬高傷口。如果沒有繃帶,可先用乾淨手指加壓按住血管處以止血,並將傷口抬高或舉高過於心臟,每隔10至15分鐘放鬆一下;或者以止血帶綁住,但每隔10分鐘要放鬆一次。
2. 包紮:止血後再拿掉紗布,以優碘消毒,再包上乾淨紗布即可。

壓夾傷
當孩子不慎被門窗、抽屜或有凸角銳邊的家具、牆柱等壓到夾傷時,應該依照嚴重程度了解是否可能發生骨折,或者只是皮膚組織的瘀傷或是撕裂傷。以下幾個原則,可供參考:

1. 有否造成皮膚撕裂的大而深的傷口
2. 是否壓觸傷口即產生劇痛
3. 被壓夾肢體是否因為痛而不能順利移動

■ 如果有以上的情形→應請醫師檢視是否骨折。
■ 如無以上症狀→則以瘀傷或撕裂傷處理即可。


瘀傷處理
瘀傷是撞到時,受傷的地方會有腫脹、瘀青現象,屬於皮下出血的一種徵狀。瘀傷治療主要是停止皮下出血情況,冷敷瘀傷處有助於減低腫脹。瘀傷處理有兩個步驟:

1. 檢查有無骨折:處理瘀傷前,先檢查有無其他損傷,特別是檢查有沒有骨折(請見上述5點)。

2. 先冰敷,三天後熱敷:將瘀傷位置抬高,把冰墊直接放在傷口上,15分鐘後取走冰墊而不敷任何藥物。如果孩子只是輕微瘀傷,可在前三天冰敷受傷處,每隔15分鐘冰敷一次,每次冰敷15分鐘;三天後再熱敷傷口處以消腫。

撕裂傷處理
因壓夾傷導致撕裂流血,有三個處理步驟:

1. 沖洗傷口:先用生理食鹽水,或是煮沸過冷開水沖洗傷口,尤其傷口有灰塵或較不乾淨時,需要趕緊沖洗傷口。
2. 加壓止血:以紗布及繃帶止血並加壓傷口。
3. 擦藥覆蓋:以優碘擦拭,再用紗布覆蓋。

※延伸閱讀:常見意外的急救處理(下)——燒燙傷、哽塞窒息與溺水
※本文出自《小太陽1-3歲Family雜誌》
 

【熱門專題】居家安全停看聽│為孩子打照安全的家
O?X? 破除居家安全5大迷思!
居家安全糾察隊,GO!
建立孩子的安全意識
必學!常見意外的急救處理原則
嬰幼兒居家安全關鍵 Q&A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