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處及與人相處,人人必學

現代爸媽一方面寶貝孩子,一方面又擔心太寵愛而讓孩子缺乏自處及與人相處的能力。其實,只要爸媽本身具備較好的社會情緒能力,孩子就有機會獲得正面的影響。


每逢年節、假期,有些人歡歡喜喜期待和親友相聚,有些人卻找出千百個理由想要避開,有些人雖然參與但心不在焉。如何在各個場合從容自處或是和別人互動,都考驗著我們的社會情緒能力。

內在智能和人際智能 讓人展現不同社會情緒特質
提倡多元智能的學者Gardner,早在1983年就指出兩項與社會情緒有關的智能,其中一項是「個人內在智能」,指的是一個人自知與自處的能力,具備這項能力的人能夠很快地覺察出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感受,能統整自我內在的世界,尤其是情感與情緒的辨識和調整;一個具有良好個人內在智能的人,比較能掌握自己,並且對自己有積極的看法。

另一項是「人際智能」,指的是瞭解他人、與人合作的能力,特別是分辨他人的情緒、氣質、動機及意向,具備這項能力的人,能夠很快覺察到他人內在的情緒,並運用這些訊息以達到特定的人際目的;領袖型人物很可能具有高度的人際智能,而做一個成功的推銷員或老師,也同樣需要人際智能。身為爸媽,自然也需要這些能力,只不過每個人的強項有別。
 
營造良好關係需檢視「社會情緒能力」
學者Bar-On認為,有社會情緒能力的人,能以變通務實的態度處理現實情境或解決人際問題,因而可以有效地面對個人、社會與情境的需求與改變。他還發展出「情緒智商測驗」(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簡稱EQ-i),來評估個人的社會情緒能力,主要大約包含了以下5個向度:
☐ 個人內在技巧:自我關懷、情緒覺察、堅定、獨立與自我實現
☐ 人際技巧:同理心、社會責任、人際關係    
☐ 心情取向:樂觀、幸福
☐ 壓力管理:壓力容忍度、控制衝動
☐ 適應力:面對現實、變通、解決問題

守護孩子 爸媽要先活出像樣的自己
或許爸媽無法兼具情緒智商測驗中指出的每種細項能力,但爸媽能夠在自己的強項上用力,活出像樣的自己,進而追求精采的自己,這份努力就足以作為孩子的榜樣。比如說,年節期間親友相處,孩子看見大人之間分工合作準備自己的拿手菜、同理親友的處境而多承擔家事或負責當孩子王、遇到問題能樂觀面對及解決,或是懂得感恩,彼此感受到被照顧、被肯定,有支持的力量,孩子就會學習到這股正向的力量。
爸媽本身展現的態度和行為,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社交榜樣。

爸媽「是什麼」 比爸媽「做什麼」更重要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林如萍教授在推廣家庭教育時一再強調:爸媽「是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呢?「落實行動」不是很重要嗎?
林如萍教授進一步解釋:比如爸媽買書給孩子逼孩子讀書和爸媽自己愛讀書,哪一個對孩子的閱讀習慣更有幫助?當然是後者。爸媽讀書的樣子,孩子會看在眼裡;爸媽讀到重要的地方,用筆做標記、寫心得;讀到有趣的地方,會露出笑容……。

爸媽真正愛書,這麼一來,孩子就會主動想知道書裡寫著什麼,然後他也會發現書裡世界的美好。相反地,如果爸媽不讀書,卻逼著孩子讀書,孩子肯定會不情願,甚至把讀書當成對他的懲罰。

同樣的道理,爸媽自己學會自處及與人相處,孩子看在眼裡,會內化成他的行為,遵循著這個準則,教育孩子也就不會顯得那麼辛苦,因為大人和孩子都能自覺。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