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誼編輯部
「每次打了孩子以後,我都很後悔,但是,當孩子很不聽話的時候,我實在很難克制自己不責打他……。孩子犯錯,尤其是好話說盡仍屢次再犯時,父母或老師往往失去耐性,順手一個巴掌揮去,問題就暫時結束了。但是,孩子在挨打受疼之餘,是不是就達到教育的目的了呢?」
體罰的負面影響
我們很難以心理學實證的研究方法精確地衡量出體罰造成的具體效果,作為支持體罰的有力證據,不過,從教育心理學的原理來看,體罰會減低孩子的學習熱誠和興趣,打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以致形成一些消極的人格特徵,譬如︰頑皮、倔強、剛愎自用、欺負弱小、情緒不穩定、自卑、自大、畏縮等等;同時,由於責打屬於一種外在權威的壓制,因而有礙孩子對施打者(父母或老師)的認同,也影響了孩子自治能力的發展。
許多父母和老師都了解責打孩子有很多弊端,但往往由於「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每當孩子不聽話或犯錯的時候,難免情緒激動而作下不當的處置。因此,如果孩子不聽話或做錯事時,我們要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才能冷靜地分析孩子犯錯的原因,洞悉問題的全貌。如果他的本意是善的,雖然結果不好,我們仍要鼓勵他、謝謝他,告訴他事情要怎麼做才對。
譬如說,孩子幫忙準備餐具時,不小心打破碗,我們若是因而生氣罵他,不就委屈了他幫忙做事的善意嗎?所以,我們應該先謝謝他的幫忙,然後再向他解說,示範避免打破碗的要點。相反的,如果孩子是故意犯錯,第一次可以好言相勸,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才對。第二次再犯,就要和他討論再犯的處罰方法。果真再犯,就切實執行雙方的協定。只是執行時要避免採取責打的方法。
不打而教的方式
有不打而有效的處罰方式嗎?有的。西方教育學派主張採取自然懲罰的方式,譬如說,孩子不肯吃飯,我們不必強迫他進食,而是在兩餐之間不給他任何點心,讓他體會不吃飯的後果,不過,這種方法需要事先考慮安全性。此外,限制孩子一部分權利和喜好,也是可行的辦法。譬如說,不准看卡通節目、不淮與友伴嬉戲或是玩某種玩具等等,讓孩子真正為了不願再受限制而避免犯錯。
在幼稚園這一類的團體裡,如果孩子們因為不守團體規則而使同學受傷的話,也有一套健康的處理辦法,那就是︰讓犯錯的孩子幫忙老師為受傷的同學敷藥,負責照顧傷者,然後才告訴他,剛才的情況應怎麼做才對。孩子因為看到受傷者的疼痛,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形,避免犯錯的動機自然就增強了。
處罰的方法有許多,但是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通則,要依孩子的個性和事情的性質而定。不過,有幾點原則是父母和老師必須慎重考慮的︰
1 出發點必須基於愛心。不具有愛心的處罰,無法讓孩子心服口服,使得處罰失去教育意義,有百害而無一利。
2 不要公開進行。我國有句古語︰「揚善於公庭,規過於私室。」是有道理的。每個人都希望保有自尊,孩子當然也有這樣的權利。
3 就事論事。針對孩子所做的事情加以處理,切忌因成人自己的喜好或一時的情緒而毫無原則地施罰,翻舊帳更是不智之舉,否則孩子很可能不明白自己到底是為什麼事受罰。
4 顧及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想法和成人的不一定相同。有時,孩子不認為自己犯錯,如果沒有和他先作意見溝通、聽聽他的看法,很難讓他心服口服。
注意行為背後的因素
除了靈活運用各種處罰方式以外,適度的獎勵和找出行為背後的原因,才是糾正幼兒行為的上策。例如︰老師發現小華連續幾次把學校的玩具帶回家,於是打電話告訴小華的媽媽。媽媽說︰「小華的玩具有好幾箱,為什麼還要拿學校的玩具呢?」老師後來才知道,小華家裏做生意,媽媽很少有時間陪他,他內心底層無法滿足的感覺,讓他不能抗拒物質的誘惑;然而,物質就能填補內心這分缺憾嗎?
經過懇切的交談,媽媽決定每天花一點時間全心陪小華,聽聽他說學校 發生的事情,或是說個故事給他聽。至於帶玩具回家的事,媽媽很認真地告訴小華︰「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但是,它是學校的,只能在學校玩。媽媽把它擺在書包裏,你明天把它放回去。」小華第二天並沒有把玩具放回原處。
老師找機會提醒他︰「媽媽是不是要你帶一件玩具來學校?」然後建議︰「去看看你的書包。」說完就走開去做別的事,暗中注意他的行動。等小華把玩具放回原處,老師立即走過去,輕輕撫摸他的頭。只要小華的媽媽真正了解這個問題的癥結,每天確實撥出時間陪伴小華,加上媽媽和老師在他送回玩具後加諸的鼓勵舉止,就是小華改過的原動力,也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辦法。
孩子需要愛的保證
談到這裏,似乎各家都不贊成責打的方式,可是,如果孩子已經到了「非舉鞭不足以嚇止」的地步,要如何扭轉呢?遇到這種情形,父母的確需要費更多心力。只是幼兒年紀還小,可塑性還很大,問題不是不能解決,就算無法立即停止使用責打的方法,也得讓孩子清楚地感覺到︰「爸爸(媽媽)是愛我的。他打我,是因為我做錯事。」就算責備了孩子,也要和好,讓孩子知道爸媽仍然愛他。
從另一方面來說,父母多閱讀有關幼兒發展和教養的書籍,固然很有助益,經常和同齡孩子的父母交換教養心得,或是讓老師從客觀的角度提供意見,也會幫助父母清楚地看到,自己家的問題並非多麼獨特,它只是孩子發展過程中一個必然的過程而已。若是能有這層認識,也就不會把孩子的錯看得太嚴重、涉入太多的情緒,以至於不能冷靜的面對問題。其實,孩子的真和純是我們大人學不完的,只要我們對他懷有信心、抱著希望,他終會成為我們心目中的善者。
教養是門艱深的藝術,它沒有什麼必然性可循,惟有靠自己不斷的內省和涵養心性,才可逐漸接近「不必打孩子」的理想境界。
( 原文出自《育兒錦囊集-生活篇》,信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