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孩子不出門就安全?爸媽6大擔憂一次解惑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爸爸媽媽經歷了許多擔憂和慌亂,急忙把孩子安置家裡後,又不免擔心孩子這樣就安全了嗎?怎樣孩子才不會染疫?信誼在關鍵時間為父母專訪了周怡宏小兒科醫師,從最重要的身體健康守護,提出6個當下父母的擔憂與建議,當我們有了守護孩子的知識,就能更穩定的保護孩子,安度這幾周的居家防疫期。

文∕秦嘉彌
諮詢/周怡宏小兒科診所周怡宏醫師

針對這波來勢洶洶的疫情,周怡宏小兒科醫師提供了父母以下建議:

爸媽擔憂1: 當孩子有感冒症狀,我要怎麼判斷他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 ?
小兒科醫師解惑:接觸史是最重要的判斷依據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新型感冒病毒的型態,意思是說它的症狀根本和感冒很類似,只是它更為厲害一點,可以說與流感近似。比方說可能會有發燒症狀,也可能會有喉嚨痛或明顯的咳嗽 ,其他如流鼻水或腸胃的症狀等基本上和感冒都不好區分。

所以光從臨床上,不論是父母或醫生其實都很難從症狀輕易分辨孩子是否染疫,父母如果因此要去懷疑,會搞得自己人仰馬翻,擔心得半死。尤其在疫情確診暴增的這幾天,更容易產生焦慮。因此要確認孩子的感冒症狀是否和新冠肺炎有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接觸史」。孩子目前可以區分為停課前和停課後兩種接觸狀態,如果在這段期間有症狀出現,在停課前,孩子進到學校或進到保母那裏,第一個感染源就會是在他們去過的地方。如果症狀是在停課快一周後出現,感染源就轉向為家人,通常病症的潛伏期不會太長,如同感冒一樣,三、五天就會有症狀出來。

父母本身要知道自己有沒有接觸史,有些父母接觸到新冠肺炎可能因為本身身強體壯,沒有什麼症狀,反而成為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給孩子,所以家人自身的接觸史很重要,如果你到過萬華、有華航接觸史等等,當這一周內孩子居家出現症狀,最好的方法就是帶孩子做PCR檢測。

爸媽擔憂2: 若孩子染疫,症狀和大人會一樣嗎?
小兒科醫師解惑:小小孩症狀基本上都比大人來得輕
在國外的研究中,美國CDC疾病管制局的資料顯示,孩子得到新冠肺炎的症狀和大人基本上類似,但比較慶幸的是,他們的症狀基本上都比大人來得輕,特別是他們的下呼吸道、肺炎等症狀通常是沒有的,或是症狀很輕,重症或死亡的例子也比大人少很多。

目前醫學家觀察的原因是因為小孩在12歲或15歲以下,通常他們在這年紀反覆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數,這10幾年中是蠻多的,而這些感染裡面有一部分本來就是冠狀病毒,因此我們常說的感冒病毒有兩、三百種,其中有一部分本來就是冠狀病毒,也就是說,孩子們在這年紀因為反覆遭受敵人的攻擊,就像飛機空襲,三次、五次、一百次,他們的身體已經比較習慣,反而不會激起像大人,可能是第一次遭到冠狀病毒侵襲時所激起的、非常強大的免疫反應,那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小小孩就比較不會如此嚴重。

爸媽擔憂3: 這段期間孩子萬一生病,還可以去醫院嗎?
小兒科醫師解惑:診所等人流少的醫療機構相對安全
在這段時間,診所是相對風險比較低的醫療機構,這次新冠肺炎有1/3感染者是老人,重症也以中老年人居多,就醫要避免人流高的、進出複雜的、慢性病多的地方。如果確認孩子跟家人都沒有跟確診者足跡重疊的接觸史,那麼當孩子在這段時間不舒服,到一般小兒科診所就診是沒問題的。

爸媽擔憂4: 現在孩子都展開居家上課,把孩子留在家裡是不是就安全無虞嗎?
小兒科醫師解惑:不是關起來就沒事,適度的透透氣對孩子是好的
雖然停課了,大家關在家裡,但父母要認知不是關起來就沒事,孩子一個、兩個關在一起每天一起玩,其實和人的親密接觸機會是更接近、更親密,如果爸媽也居家辦公,有點像嚴寒的冬天,北歐國家通通都關在家裡面,除非家裡很大,否則一般居家小空間裡,人跟人距離反而所得很親密,時間變更長,當有呼吸道症狀,飛沫等接觸的機會反而變高,所以反而停課期間不要一直把孩子關在家裡,附近有空曠的地區或步道等都還是可以一天下去一次、兩次,曬曬陽光,出門只要有戴口罩是足夠的,就算有空氣流動病毒,只要不要與人太近距離的講話聊天都絕對沒問題。

居家上課期間,在家裡也都還是要開窗。現在天氣炎熱大家都開冷氣,但建議開冷氣的時間只要一到兩個鐘頭就要停掉三十分鐘,把窗戶打開,讓空氣可以流通,不要整天都因為熱而吹冷氣,反而讓空氣流動不理想。不要因為害怕就整天躲在家裡,孩子會悶,對他們來說情緒也不會太好,撐不了兩週的時間。

爸媽擔憂5: 有人說病毒會隨氣溶膠傳染,那在家還可以開窗嗎?
小兒科醫師解惑:氣溶膠傳播並不容易,不須太過擔憂
有些人擔心病毒會隨空氣傳染,有氣溶膠的傳播,但氣溶膠其實是指非常小的飛沫微粒,因為非常小,所以比較容易飄散在空氣中,存在相當長的時間,旅行比較長的距離,但它並沒有那麼容易會造成傳播,因為第一它雖然很輕很小,會飄散在空氣中,但可是戶外有很多的紫外線,像sars病毒在陽光下,但有紫外線的情況下,病毒幾個小時就再見了,會被殺掉,所以病毒不太可能旅行很 長時間不被殺掉。第二,病毒飄散空氣中,雖然可以有比較長的距離,可是濃度是偏低的,濃度要夠高,人呼吸吸進去的量才會夠,才足以造成病毒附著在我們呼吸道粘膜上面,造成感染,因此要造成感染這兩個條件都達不到,只要不是在醫療院所長期密閉接近病人。並不用太過於擔心空氣傳染的問題。

爸媽擔憂6: 我還能做什麼幫助孩子的抵抗力嗎?
小兒科醫師解惑:水分、維生素、礦物質都可為孩子加強
在這段時間全家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健康加強,首先,水分一定要非常夠,讓呼吸道粘膜都比較濕潤,不容易讓亂七八糟,吸進來或飄進來的病毒粒子附著,水分足夠病毒就很容易被沖掉。可以按照體重下去計算自己孩子需要的水量。
再來就是為了讓免疫系統強大,維生素跟礦物質可以從新鮮的蔬菜水果中補充,要加強到平常的一倍半到兩倍,當季水果盡量給孩子吃,肉不用太多,澱粉跟平常一樣即可,最後一個最重要的還有睡眠,不要讓孩子因為不用上課而生活變得翻天覆地,太晚睡擾亂了睡眠作息反而是最糟糕的狀態。

備註:
如何用體重計算孩子所需的水分量?
疫情發展期間,增強免疫力才是王道,除了生活要規律,父母可以為孩子做的就是鼓勵孩子一定要多喝水,水分可以按照孩子的體重來計算,一定要足夠。10公斤的孩子每日要1000CC,10-20公斤的孩子每增加1公斤就要多攝取50CC的水,20公斤的孩子以此類推就需要1500CC。20公斤以上的孩子每增加一公斤則要多補充20CC。

當孩子的水分足夠,血液循環就會好,尿量也就很充足,尿量充足時血液循環就可以把一些病毒排掉,血液循環充足良好的過程中,孩子的白血球部隊、抗體就會順著血流進攻你身體受感染的部位,進行消滅的動作。但如果你水分不夠就很難達成。

備註:針對多喝水的部分,兒科醫師提醒,若是一歲之前的寶寶則不需要刻意喝水,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水分是從喝奶獲得,而副食品的水分其實也很多,一旦喝太多水,反而奶量會減少(喝不下了);另一方面則是腎臟發育還不成熟,喝過多的水會造成水中毒。如果您發現寶寶尿液呈現深黃色,代表水分攝取不夠,建議從副食品(水果、菜湯或稀飯)增加水分,或是餐後用小湯匙餵寶寶喝幾口水,可以攝取到水分,也可以清潔口腔。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