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非常自我,怎麼處理?
女兒五足歲,由於一直未上幼兒園,結果非常自我,做事總要按她自己的喜歡,不聽勸且心不在焉,這樣可以上小學嗎?很多親友都認為是因為缺乏體罰的關係,真的嗎?
「愛」是每個人衷心盼望擁有的,也是父母能不計酬勞為孩子付出的。但是,「愛」到底是什麼呢?是完全順從,溫溫和和,時時呵護,照顧無微不至?若只是如此,那麼「馬殺雞」小姐最愛她的客人了!尤其對正在快速成長中的幼兒,他需要怎樣的愛呢?的確,他需要能照顧他,值得信任的愛,這是感性的喜歡,有充分而穩定的安全感;他也需要理性的愛,能智慧的引導他快樂成長。因此,他由與父母不斷的互動中,了解到父母會因他的「做」與「不做」而高興、快樂或生氣。對他不同的行為表現父母會有不同的反應,他可能得到安慰,也可能被責罰。這是真心的關懷,而不只是一味地放任。許多時候,「管教」是要有大愛心的;「放任」則容易多了,因為不用費神,不用負責。
幼兒正如流水,自由而活潑,置於圓潭即成圓形;置於長溪,則順流成條狀;若無任何容器,則四處竄流,閒散而不成形。因此,尊重孩子給他自由,固然重要,但他必得在如此大空間中,找到自己,知道自己有優有缺;知道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些事,也有些事是做不到的。尤其他更需知道他生存的環境還有別人,他需和別人分享、共享環境中的東西,和別人合作完成某些事。也就是孩子必須了解,世界不只有他自己而已,還有別人才可能快樂成長。而這些了解乃至習慣與社會能力的獲得,就要看父母提供他怎樣的環境,如何管理與引導了。
在此提供您「管教」的幾個原則:
一、多觀察、多傾聽:
以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行為的原因和感受。
二、多溝通、多討論:
共同討論出來的規則,是孩子內心所願,自然樂於遵守;心聲為父母聽到,自然覺得親密可信。
三、賞罰分明:
規則訂得少但具體,而且嚴格執行。如此孩子有物可循,能預測行為結果,自然有安全感,有現實感。
四、給予做決定與負責任機會:
問「好不好?」,可能答「不好」以試探父母,不如明確列舉二、三項供其選擇,而後確實做到。
五、提供一致的環境:
要她不要畫圖,卻又有許多吸引人的畫具在伸手可及處;叫她聽媽媽說話,旁邊卻又是電視卡通,又是玩得興高采烈的人群,如何能專心聽勸?
愛是需要關懷,也需要管教的。但「體罰」卻不是管教唯一法寶,卻可能是最下之策哦!
幼兒正如流水,自由而活潑,置於圓潭即成圓形;置於長溪,則順流成條狀;若無任何容器,則四處竄流,閒散而不成形。因此,尊重孩子給他自由,固然重要,但他必得在如此大空間中,找到自己,知道自己有優有缺;知道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些事,也有些事是做不到的。尤其他更需知道他生存的環境還有別人,他需和別人分享、共享環境中的東西,和別人合作完成某些事。也就是孩子必須了解,世界不只有他自己而已,還有別人才可能快樂成長。而這些了解乃至習慣與社會能力的獲得,就要看父母提供他怎樣的環境,如何管理與引導了。
在此提供您「管教」的幾個原則:
一、多觀察、多傾聽:
以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行為的原因和感受。
二、多溝通、多討論:
共同討論出來的規則,是孩子內心所願,自然樂於遵守;心聲為父母聽到,自然覺得親密可信。
三、賞罰分明:
規則訂得少但具體,而且嚴格執行。如此孩子有物可循,能預測行為結果,自然有安全感,有現實感。
四、給予做決定與負責任機會:
問「好不好?」,可能答「不好」以試探父母,不如明確列舉二、三項供其選擇,而後確實做到。
五、提供一致的環境:
要她不要畫圖,卻又有許多吸引人的畫具在伸手可及處;叫她聽媽媽說話,旁邊卻又是電視卡通,又是玩得興高采烈的人群,如何能專心聽勸?
愛是需要關懷,也需要管教的。但「體罰」卻不是管教唯一法寶,卻可能是最下之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