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逃避上學如何是好?
親戚的兒子今年10歲,卻經常會做些小娃的動作、哭聲;逃避上學,天亮就裝病賴床,也不做功課。幾年下來,父母軟硬皆施,仍無效,只好不做功課,不給飯吃。他在無助下,打電話向爺爺求助,而且在電話中歇斯底里的哭了一小時。請問父母及親友家應如何做呢?
自從有義務教育以來,就有孩子不肯上學的問題,這對家庭、家長、學校、老師都造成很大的困擾。對孩子本身而言,不上學、學校的功課跟不上;同學間的交往和「小秘密」他無從得知,再到學校去,就更不能適應,不能適應便更不愛上學,週而復始,形成了惡性的循環。
最重要的是「盡快」把這個「循環」打破。
孩子不肯上學有三個可能:一是品行的問題,孩子不到學校去,也不留在家裏,溜去遊玩、打電動玩具或到漫畫租書店去了,我們稱這種現象為「逃學」。你信上提的情形應不屬此類。二是「懼學」,學校或上學途中曾發生什麼不愉快,甚至極端可怕的事情,如同學發生意外,見到車禍、老師體罰等,使孩子嚇壞了,不敢再到學校去。但懼學的情形通常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消失,持續幾年的倒很少見,除非學校的惡劣環境仍然存在(如學校裏體罰風氣太盛,或高年級經常威脅勒索低年級)。如果這些現象也都不存在的話,最有可能的就是「拒學」了。
「拒學」的孩子有幾個特徵:(1)他是乖孩子,在學校品行良好。(2)不上學也不出去玩,只待在家裏。(3)早上七點到九點的上學時間,容易有頭痛、頭暈、肚子痛、冒冷汗的現象,到十點左右就都不痛不暈了。這些症狀找不到生理的原因。(4)第一次發生拒學,通常和兒童面對的「分離」事故有很大的關係,如爸媽吵架、親人死亡、媽媽生產住院、孩子轉學、升級等都是。(5)他在家裏經常是很「黏」人的。
簡而言之,拒學的孩子不肯上學,不是因為學校可怕或愛玩,而怕離家或是「怕離開爸爸媽媽,尤其是媽媽」。他們有很強的分離焦慮,守在家裏,求的是那份安全感,很怕放學回來,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當然「拒學」的孩子也可能有「懼學」的因素讓他不願上學,若兩者摻雜,情況就更不好處理。
所以,兒童不肯上學的矯正,首先要了解學校或上學途中有什麼讓孩子害怕的因素。因為拒學的孩子常有許多編造的理由,所以父母親一定要客觀地去觀察詢問才行。如果真的有一些不利孩子上學的因素,必須先予排除,如果沒有則可依下列步驟進行矯治:
一、把家裏的「拉力」減弱:
大人們採取一致的態度,父母失和的情況盡量要減少。即使失和,也不要事後抱著孩子說:「爸爸(媽媽)不要我們了!怎麼辦?」這樣只會使孩子更不愛上學。像您信上說的,不上學而向爺爺奶奶打電話訴苦了一個鐘頭的情形一定不要再發生。爺爺奶奶接到這樣的電話,要溫和堅定的說:「不行,一定要去上學」,掛斷後,再把電話筒提起。最好是根本不讓他有機會在上學前打電話。不得已留在家裏的話,要剝奪孩子的一切特權,如吃零食、打電話、玩玩具等,並且要求把功課完成。
二、盡快送孩子回學校:
如果孩子平常是自己上學的,改由父母親陪同上學,不然他容易中途折回。如果他在家黏父親、就由母親陪著;反之,則由父親陪,一定見到孩子走進教室,書包放好,家長才能離開。
三、給孩子一些安全感:
如果孩子在學校裏的焦慮太厲害了,媽媽要和老師說清楚,請老師幫忙。譬如:不要因孩子幾天沒上學,一到學校,就挨罵或挨打,老師最好裝做不知道這回事。如果還不行,媽媽得請幾天假,陪他上學,坐在學校輔導室裏等,告訴孩子:「媽媽沒有走,你下課可以來找媽媽。」情況好一點,就給他幾個銅板,以便下課時間可以打電話給爸媽。
四、良性補習:
「拒學」剛開始,可能是分離焦慮所致。拖久了,孩子會因功課跟不上而不肯上學,因此,適當的家庭補習是必要的。補習的同時,也可以幫孩子按時把功課做完,避免第二天的焦慮。當然,能由父母親自來教他是最好的。
總之,家長態度一致而堅決的送孩子上學是最重要的,而且要愈快愈好。六七歲的孩子通常一星期就可以恢復上學的意願,拖到十歲可能要半個月。國高中若還如此,就經常導致休學。轉學是下下策,絕不可取。
精神醫學及心理學界對「兒童拒學」探討了很久,上述的方式是已證實最有效的。台大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也有醫生建議可以用點藥物(抗鬱劑),您可以前去探詢,看是否適當。
最重要的是「盡快」把這個「循環」打破。
孩子不肯上學有三個可能:一是品行的問題,孩子不到學校去,也不留在家裏,溜去遊玩、打電動玩具或到漫畫租書店去了,我們稱這種現象為「逃學」。你信上提的情形應不屬此類。二是「懼學」,學校或上學途中曾發生什麼不愉快,甚至極端可怕的事情,如同學發生意外,見到車禍、老師體罰等,使孩子嚇壞了,不敢再到學校去。但懼學的情形通常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消失,持續幾年的倒很少見,除非學校的惡劣環境仍然存在(如學校裏體罰風氣太盛,或高年級經常威脅勒索低年級)。如果這些現象也都不存在的話,最有可能的就是「拒學」了。
「拒學」的孩子有幾個特徵:(1)他是乖孩子,在學校品行良好。(2)不上學也不出去玩,只待在家裏。(3)早上七點到九點的上學時間,容易有頭痛、頭暈、肚子痛、冒冷汗的現象,到十點左右就都不痛不暈了。這些症狀找不到生理的原因。(4)第一次發生拒學,通常和兒童面對的「分離」事故有很大的關係,如爸媽吵架、親人死亡、媽媽生產住院、孩子轉學、升級等都是。(5)他在家裏經常是很「黏」人的。
簡而言之,拒學的孩子不肯上學,不是因為學校可怕或愛玩,而怕離家或是「怕離開爸爸媽媽,尤其是媽媽」。他們有很強的分離焦慮,守在家裏,求的是那份安全感,很怕放學回來,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當然「拒學」的孩子也可能有「懼學」的因素讓他不願上學,若兩者摻雜,情況就更不好處理。
所以,兒童不肯上學的矯正,首先要了解學校或上學途中有什麼讓孩子害怕的因素。因為拒學的孩子常有許多編造的理由,所以父母親一定要客觀地去觀察詢問才行。如果真的有一些不利孩子上學的因素,必須先予排除,如果沒有則可依下列步驟進行矯治:
一、把家裏的「拉力」減弱:
大人們採取一致的態度,父母失和的情況盡量要減少。即使失和,也不要事後抱著孩子說:「爸爸(媽媽)不要我們了!怎麼辦?」這樣只會使孩子更不愛上學。像您信上說的,不上學而向爺爺奶奶打電話訴苦了一個鐘頭的情形一定不要再發生。爺爺奶奶接到這樣的電話,要溫和堅定的說:「不行,一定要去上學」,掛斷後,再把電話筒提起。最好是根本不讓他有機會在上學前打電話。不得已留在家裏的話,要剝奪孩子的一切特權,如吃零食、打電話、玩玩具等,並且要求把功課完成。
二、盡快送孩子回學校:
如果孩子平常是自己上學的,改由父母親陪同上學,不然他容易中途折回。如果他在家黏父親、就由母親陪著;反之,則由父親陪,一定見到孩子走進教室,書包放好,家長才能離開。
三、給孩子一些安全感:
如果孩子在學校裏的焦慮太厲害了,媽媽要和老師說清楚,請老師幫忙。譬如:不要因孩子幾天沒上學,一到學校,就挨罵或挨打,老師最好裝做不知道這回事。如果還不行,媽媽得請幾天假,陪他上學,坐在學校輔導室裏等,告訴孩子:「媽媽沒有走,你下課可以來找媽媽。」情況好一點,就給他幾個銅板,以便下課時間可以打電話給爸媽。
四、良性補習:
「拒學」剛開始,可能是分離焦慮所致。拖久了,孩子會因功課跟不上而不肯上學,因此,適當的家庭補習是必要的。補習的同時,也可以幫孩子按時把功課做完,避免第二天的焦慮。當然,能由父母親自來教他是最好的。
總之,家長態度一致而堅決的送孩子上學是最重要的,而且要愈快愈好。六七歲的孩子通常一星期就可以恢復上學的意願,拖到十歲可能要半個月。國高中若還如此,就經常導致休學。轉學是下下策,絕不可取。
精神醫學及心理學界對「兒童拒學」探討了很久,上述的方式是已證實最有效的。台大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也有醫生建議可以用點藥物(抗鬱劑),您可以前去探詢,看是否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