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腳的手術治療原則為何?

長短腳的手術治療原則為何?
一、生長板固定術
患者的差距可能是三、五公分之間,而且長的那隻腳比較不正常,又不想做或者不適合做延長增高術:這時候就可以配合他的成長,做生長板固定術,通常是十來歲以後才做這種手術。譬如有一個女孩子長得已經夠高了,她不正常的腳正好是長的那一隻,又還在成長期間,這時就可以選擇性的將某個生長板固定或破壞,讓某一部分不長,而其他部分還會再長,這樣慢慢發展下去,到成年的時候兩條腿就會一樣長。就像本來有四條生產線,關掉一條,就不會過度生長了。生長板固定術可以說蠻簡單的,只要從外表開一個小刀口,將生長板刮一刮、弄一弄就好了,連固定器都不必打。

二、縮短術
如果已經成年,而且又有很明顯的差距,譬如差了三、四公分,甚至五公分,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把他比較長的那邊骨頭切掉一段,上下再接起來,叫做「縮短術」。這種治療的好處是手術比較容易,恢復得也快,由於內固定器打在裡面,患者感覺不到異樣,比較沒有太多的併發症。缺點是會變得比較矮,而且為了固定骨頭,通常要打鋼板、鋼釘之類,將來還要再手術一次將鋼板拔除。

三、骨骼延長術
如果短的腿不正常,而且患者本來就不太高,又不希望變得更矮,就要考慮手術延長。其好處是可以增高,而且手術在比較不好的、不正常的、比較短那一邊的腿,治療成功之後,滿意度更高;缺點是治療時間比較長,比較麻煩,而且容易有併發症。

以東方人來講,如果差距四、五公分,甚至六公分,只要可能,大部分患者還是希望做延長術,因為這樣他的身高接近正常,看起來才不至於那麼矮。

骨骼延長術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先知道兩腿長度差多少,所以都在接近成年、骨骼成長大致確定的時候才做,除非差很多,很少在成長期就動手術。尤其是預估最後只差個四、六公分之間時,那就等他比較接近成年的時候再做即可。如果我們預估患者成年後有十公分以上的差距,可能就要分兩階段來做。通常在十來歲的時候做第一階段,先延長五、六公分,等到成年以後,再延長五、六公分,最後就可以一樣長了。

目前,骨骼延長術還是用外固定的方法,先將骨頭某個部位敲斷,再用單邊或環狀的固定器加以固定,透過桿子慢慢推開,一天轉一圈,十天大概推開一公分,一面推一面長,要等到裡面的骨頭長硬了才能夠拆掉。因為是慢慢推開,所以皮膚、骨頭、肌肉都跟著成長。在理論上,要拉開十公分、十幾公分都可以,問題是拉太長的話,容易造成神經、肌肉的損傷,比較不好。所以一般骨骼延長術的安全範圍大概是五、六公分左右。

因為是用外固定的方法,固定器在身體外面,而且有釘子在傷口,所以會比較不舒服,因此要不要治療,還要得跟病人詳細解釋,看他的意願如何。還好現在的延長術都蠻進步的,通常一次手術就可以,只是外固定器的時間會比較久一點,以十六歲以內的小孩來說,如果要拉長六公分,固定器在腿上的時間大概要六個月左右,可以說蠻長的,但患者還是可以走路、上學,只是不太方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