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需要改嗎?
左撇子,需要改嗎?
優勢手與慣用手
我們可由嬰兒大腦半球的發展情況,來探討孩子優勢手與慣用手的相關問題。
嬰兒出生的第一年,左、右大腦半球的功能尚未劃分清楚,左右手無法分工,這時使用左手或右手尚無定性;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二年起,由於分別交叉控制右側及左側肢體的左、右大腦半球功能逐漸分化,孩子的優勢手是左手或右手的傾向也慢慢出現,當左腦的運動中樞優於右腦時,人的優勢手就是右手,習慣以右手來操作事物;反之則會表現出喜歡運用左手。
由於社會文化、習俗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父母大都期望孩子以右手作為慣用手,但是,由於優勢手是由基因所決定的,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對「左撇子」一直有著強烈批判的色彩,所以,一旦發現孩子使用左手時,父母通常會急於想要「糾正」過來。
糾正慣用手的後遺症
我們發現,慣用左手的孩子若經常受到干預、或要他換成右手操作,孩子可能會出現許多反常的反應,例如,脾氣變得暴躁而不聽話,或是在父母的嚴厲糾正中,誤以為父母不再愛他;此外,孩子還可能用消極抵抗的方式來回應父母的糾正,例如:拒絕使用雙手,推說「我不會」,或常要求別人的幫忙,如此一來,反而造成孩子雙手的動作學習以及表現明顯地退步,有些孩子甚至在「改正」的過程中會出現口吃的現象,這主要是情緒受到壓力後的一種反應方式。
正因為孩子在改變慣用手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在情緒及學習上產生相當負面的影響,許多專家學者建議父母,不妨以尊重孩子的角度來接納孩子優勢手的發展,不必刻意予以糾正。
正確看待「慣用手」
當孩子慣用左手時,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者,除了要接納之外,更需要協助他懂得如何應對親友、老師及小朋友對他慣用左手的批評及干預,也需要為他準備方便左手使用的器具。
若是我們期望孩子能養成雙手並用的能力,也可以用遊戲的方式,鼓勵孩子多用右手試做同樣的練習,以強化右手的能力。
在我們的社會裏,用左手的孩子較困難的問題,恐怕是寫國字。中國文字主要為上下結構(如:字)或左右結構(如:詞)。上下結構對用左手或用右手書寫的人都很方便,左右結構對用左手的人就比較不便;但是,熟能生巧,用左手的孩子依舊可以學得一手流暢的字。父母與其忙著糾正,不如多花點心思關心孩子,讓他避免因與別人不同而感到孤立、不安。
我們可由嬰兒大腦半球的發展情況,來探討孩子優勢手與慣用手的相關問題。
嬰兒出生的第一年,左、右大腦半球的功能尚未劃分清楚,左右手無法分工,這時使用左手或右手尚無定性;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二年起,由於分別交叉控制右側及左側肢體的左、右大腦半球功能逐漸分化,孩子的優勢手是左手或右手的傾向也慢慢出現,當左腦的運動中樞優於右腦時,人的優勢手就是右手,習慣以右手來操作事物;反之則會表現出喜歡運用左手。
由於社會文化、習俗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父母大都期望孩子以右手作為慣用手,但是,由於優勢手是由基因所決定的,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對「左撇子」一直有著強烈批判的色彩,所以,一旦發現孩子使用左手時,父母通常會急於想要「糾正」過來。
糾正慣用手的後遺症
我們發現,慣用左手的孩子若經常受到干預、或要他換成右手操作,孩子可能會出現許多反常的反應,例如,脾氣變得暴躁而不聽話,或是在父母的嚴厲糾正中,誤以為父母不再愛他;此外,孩子還可能用消極抵抗的方式來回應父母的糾正,例如:拒絕使用雙手,推說「我不會」,或常要求別人的幫忙,如此一來,反而造成孩子雙手的動作學習以及表現明顯地退步,有些孩子甚至在「改正」的過程中會出現口吃的現象,這主要是情緒受到壓力後的一種反應方式。
正因為孩子在改變慣用手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在情緒及學習上產生相當負面的影響,許多專家學者建議父母,不妨以尊重孩子的角度來接納孩子優勢手的發展,不必刻意予以糾正。
正確看待「慣用手」
當孩子慣用左手時,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者,除了要接納之外,更需要協助他懂得如何應對親友、老師及小朋友對他慣用左手的批評及干預,也需要為他準備方便左手使用的器具。
若是我們期望孩子能養成雙手並用的能力,也可以用遊戲的方式,鼓勵孩子多用右手試做同樣的練習,以強化右手的能力。
在我們的社會裏,用左手的孩子較困難的問題,恐怕是寫國字。中國文字主要為上下結構(如:字)或左右結構(如:詞)。上下結構對用左手或用右手書寫的人都很方便,左右結構對用左手的人就比較不便;但是,熟能生巧,用左手的孩子依舊可以學得一手流暢的字。父母與其忙著糾正,不如多花點心思關心孩子,讓他避免因與別人不同而感到孤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