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孩子討厭爸爸的狀況?

快滿3歲的兒子常說「討厭爸爸」、「不要爸爸」,有時我去托嬰中心接他,他不但不開心,甚至還哭出來。媽媽問他為什麼不喜歡爸爸,他說因為爸爸會生氣。確實在他更小時我曾因他不聽話,用力打他屁股、兇過他,但現在已很少這樣。我經常陪他看書一起玩、照顧他換尿布洗澡,但還是無法改善,我該怎麼做呢?
親子間的互動受到許多因素的交錯影響,孩子雖然表現出偏愛媽媽,但不代表他真的「討厭爸爸」,只是相較下更愛媽媽,或有時故意拿爸爸出氣。其實,當媽媽不在場時,孩子還是會依賴爸爸、喜歡跟爸爸互動。

媽媽協助,讓孩子了解爸爸的優點
首先,建議您請媽媽多向孩子提到您的優點,例如:「爸爸很厲害,會幫你修玩具」、「爸爸都會陪你洗澡,好好喔!」此外,可以試著和孩子溝通,讓他知道這樣說讓爸爸很難過,他是個很棒的孩子(表達對孩子的期望和鼓勵),不會故意讓爸爸傷心,請他不要把「討厭爸爸」掛在嘴邊。

增進親子關係的陪伴與互動
同時,請您不要灰心,繼續維持和孩子的互動。您可以和媽媽分工,依據各自的專長陪伴孩子做不同的事情,這樣孩子會知道何時應該找爸爸,比如,陪伴孩子運動、玩積木等。此外,還能多創造父子單獨相處的機會,像是去遊樂場玩或參加親子課程等,累積您和孩子之間的獨特經驗與親密時光。以上都是增進親子關係的好方法。

父母要保持一致的教養原則
平時多注意孩子的需求,給他更多的關心,並經常表達您對他的愛。如果孩子做錯事受到處罰,等他情緒平穩後,請以他能夠理解的話語,跟他說明您指正他的原因以及您對他的期待,並且告訴他,雖然他做錯事被處罰,您還是一樣愛他。更重要的是,您與媽媽要保持一致的教養原則與管教作法,避免出現您扮黑臉、媽媽扮白臉的情況,如此孩子才不會故意去挑戰規則或鑽漏洞。

避免負向的管教方式
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大人暴怒、語言暴力和體罰都是負向的管教方式,不但無法改善孩子的行為,還會讓孩子有樣學樣,以同樣方式處理負面情緒,甚至對親子關係造成傷害。至於該如何引導孩子改變錯誤的行為,請參考嬰幼兒發展與親職教育專家雷庚玲老師〈教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關於懲戒子女的省思〉。

您是個很用心的爸爸,為孩子付出了很多,相信也是太太的神隊友,只要稍微調整一下教養方式,相信孩子的表現會慢慢轉變。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