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小男孩怕痛又愛哭,怎麼辦?
兒子7歲多,從小就怕痛、愛哭,每次跌倒受傷時,總是哭個不停。家人認為男孩要勇敢,就會罵他「有什麼好哭的?」但我看到他受傷,難免會緊張關心,家人覺得是我過度保護,才讓他變得這麼脆弱。我覺得很無助,不知道該怎麼辦……
孩子愛哭不一定是「不勇敢」
孩子受傷就會大哭,可能是他對痛覺特別敏感,就像有人特別怕冷、怕癢一樣;也可能跟過去的經驗有關,像是有的孩子會特別害怕打針或看到血。這並不代表是因為您的關心所造成,請您不要太過自責。相對的,如果家中其他大人總是用責備、嘲笑的方式,或是以「男生要勇敢」為理由,要求孩子壓抑他的感受,反而會讓他更焦慮、無助,甚至對自己產生負向想法而否定自己。
孩子受傷哭泣時的應對方式
當孩子受傷大哭時,請您先保持冷靜確認他的狀況,要是大人過度緊張或生氣,孩子可能因為感受到大人的不安,而加深對疼痛的感受。如果傷勢不嚴重的話,您可以說:「媽媽知道您覺得很痛,我看到這裡有個小傷口、流血了,媽媽幫你處理,不要害怕,等一下就不流血了。」讓孩子知道您了解他的感受、您會保護他,也知道受傷流血是可以處理的。
如果孩子持續大哭,請把他帶離現場,找個安靜的地方讓他抒發情緒,等到他比較平靜時,再告訴他:「你覺得很痛的時候可以哭,但我們到人少的地方,才不會吵到其他人。」這樣既同理他的感受,也讓他知道發洩情緒的界線。之後再鼓勵他說:「你剛剛很勇敢,受傷已經很痛了,還願意走到旁邊休息。」讓他建立自信。
學習面對疼痛與調適情緒
哭泣是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並不代表不勇敢,推薦您和孩子共讀《想哭的時候》(上誼),讓他學習與自己的負向情緒共處。您也可以藉此跟孩子討論:當他受傷覺得很痛、很想哭時,有什麼方法可以調整心情,比如深呼吸、休息一下、在心裡想好笑的故事等,讓他嘗試不同的情緒調節方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生氣質,更需要大人耐心地引導。真正的勇敢,並不是要孩子壓抑情緒,而是讓他學會如何面對困難與調適情緒。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
孩子受傷就會大哭,可能是他對痛覺特別敏感,就像有人特別怕冷、怕癢一樣;也可能跟過去的經驗有關,像是有的孩子會特別害怕打針或看到血。這並不代表是因為您的關心所造成,請您不要太過自責。相對的,如果家中其他大人總是用責備、嘲笑的方式,或是以「男生要勇敢」為理由,要求孩子壓抑他的感受,反而會讓他更焦慮、無助,甚至對自己產生負向想法而否定自己。
孩子受傷哭泣時的應對方式
當孩子受傷大哭時,請您先保持冷靜確認他的狀況,要是大人過度緊張或生氣,孩子可能因為感受到大人的不安,而加深對疼痛的感受。如果傷勢不嚴重的話,您可以說:「媽媽知道您覺得很痛,我看到這裡有個小傷口、流血了,媽媽幫你處理,不要害怕,等一下就不流血了。」讓孩子知道您了解他的感受、您會保護他,也知道受傷流血是可以處理的。
如果孩子持續大哭,請把他帶離現場,找個安靜的地方讓他抒發情緒,等到他比較平靜時,再告訴他:「你覺得很痛的時候可以哭,但我們到人少的地方,才不會吵到其他人。」這樣既同理他的感受,也讓他知道發洩情緒的界線。之後再鼓勵他說:「你剛剛很勇敢,受傷已經很痛了,還願意走到旁邊休息。」讓他建立自信。
學習面對疼痛與調適情緒
哭泣是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並不代表不勇敢,推薦您和孩子共讀《想哭的時候》(上誼),讓他學習與自己的負向情緒共處。您也可以藉此跟孩子討論:當他受傷覺得很痛、很想哭時,有什麼方法可以調整心情,比如深呼吸、休息一下、在心裡想好笑的故事等,讓他嘗試不同的情緒調節方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生氣質,更需要大人耐心地引導。真正的勇敢,並不是要孩子壓抑情緒,而是讓他學會如何面對困難與調適情緒。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