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3歲孩子不愛玩建構類玩具?
小孩快3歲了,我買了積木和磁力片給他,也會陪他一起玩。但是我沒什麼想像力,不太會玩這類的玩具。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他對積木和磁力片都不太感興趣,還直接就說「我不會玩。」我該怎麼引導他呢?
3歲孩子玩積木:從堆高和排隊開始
就幼兒發展的角度來看,2歲半到3歲的孩子喜歡把積木(約4到8塊)一塊塊堆高,或是排成一長條,然後不斷地破壞與重建,除了感受遊戲的樂趣,更是他在理解世界與建立因果概念的重要方式。(若想進一步了解積木的玩法與引導方式,請參考〈創意無限的積木〉、〈一、二、三,蓋房子!~如何和寶寶玩積木?〉)孩子需要符合年齡、難度適當的玩具
當孩子對某一類玩具不感興趣,或是經常玩到生氣,最常見的原因是玩具的難度太高或玩法太複雜。因此,為孩子挑選玩具時,請優先考量他的年齡和發展,才能減少挫折、提升成就感;當孩子覺得玩具好玩,自然會延長遊戲的時間。也就是說,為孩子選擇適齡且符合現階段能力的積木或磁力類玩具,是吸引他想玩、願意持續玩的關鍵。比如:包含圖畫書和積木的〈移動的積木寶寶禮物盒〉,您可以和孩子共讀圖畫書,再拿出積木讓孩子自由堆疊,或是引導他參考書中畫面組合交通工具。這種「共讀+共玩」的互動方式,透過圖畫內容與親子對話,不但延伸了故事情境,也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讓他更投入其中。
至於磁力片這類玩具,需要更好的小肌肉控制能力與手眼協調能力,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並不容易操作,建議可以先從結構簡單、組裝步驟較直覺的磁力玩具開始,像是〈磁力接接棒—我的小小探險家〉、〈磁力接接棒—百變磁力車〉,可以依照孩子的喜好挑選,更容易引起他的興趣。等到孩子熟悉磁力類玩具的玩法,逐步建立自信心之後,再進階到玩法更複雜的磁力片也不遲。
和不同對象一起玩,玩具變得更有趣
更重要的是,大人陪著孩子一起玩時,除了給他適當的引導,更要投入其中,表現出「真的超好玩!」的樣子(請參考〈經典1~3歲益智玩具,如何共玩!〉、〈怎麼陪孩子玩「益智玩具」〉、〈親子共玩的技巧:陪孩子玩出親密和成長〉)。如果您覺得自己不擅長玩這類玩具,也可以邀請爸爸一起加入。即使相同的玩具,孩子和不同的人一起玩,就能玩出不同的玩法與樂趣。這樣的遊戲互動,不僅促進了孩子的整體發展,也能激發更多的想像力與創意。
(以上問題由 信誼教養諮詢小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