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蜜編輯:
二十多年前,在親職教育還不為人所廣知的年代,熱情可愛的嶺月女士,即以輕鬆的筆調,在信誼
《學前教育月刊》上為媽媽們加油打氣,分享成功教養孩子的秘訣。這些經驗談並於日後集結成
《和年輕媽媽聊天兒》一書,成為信誼出版的第一本親職教育叢書。
本月為紀念親職作家嶺月女士過世六週年,奇蜜編輯特別精選其小品文,邀請媽媽們一起感受嶺月女士充滿童心與愛心的智慧小語,聽聽她娓娓道出如何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尋求成就感,成為快樂家庭主婦的秘方!
------------------------------------------------------
【尋求成就感】 一個家庭要幸福、美滿,必須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隨時保持快樂。一個人要隨時保持快樂,必須每天都有或大或小的成就感。生活裡沒有成就感,那人就快樂不起來了。
成就感令人感到快樂 教育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認為人類的基本需求可分為五個層次,從溫飽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到最高境界的自我實現的需求(也就是說,從個人自我潛能的發揮中,得到成就感的滿足的需求)。即使前四項需求都能完全滿足,如果個人沒有什麼成就,仍然會覺得空虛、落寞,為自己的無用而不由得傷心悲歎起來。
為自己的明天訂下目標 沒有職業的家庭主婦,每天操作家事雖然忙碌,但那些工作多半是不必用腦筋的,週而復始的工作。只有肉體上的疲勞而根本沒有什麼精神上的成就感,就很容易感到生活枯燥乏味而變得鬱鬱寡歡了。試想,沒有開朗的主婦,還能有快樂的家庭氣氛嗎?
問題是,簡簡單單的小家庭生活,從哪兒尋求成就感呢?我的辦法是每天睡前給自己的明天訂一個小目標。
過去三個孩子還小的時侯,我的目標常常是小得很可笑的。例如規定自己明天一定要寫一封信給某人;明天一定要改好某件衣服;明天一定要把某個櫥櫃整理好,或某本書至少要看完幾頁等等,雖然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但做到了會很高興,完成時會有成就感。因為想到自己除了餵奶、換尿布、燒飯、洗衣等每天一樣的固定工作之外,還能做一丁點兒其他想做的事,就不覺得光陰白浪費而傷心了。
請家人當你的見證人 孩子稍大後,我逐漸把目標放大,現在我常常給自己開大面額的支票,說明天我一定把這本三百多頁的書全看完,或說明天我一定把這一大篇翻譯稿全趕完。自己能辦到固然高興,自己沒把握辦到時,我就故意大聲向丈夫、孩子宣佈,隨即他們成了見證人。我不好意思不兌現自己開的支票,苦拼,硬拼,不睡覺也得拼呀。做媽媽的平時要求孩子不寫完功課不准睡,自己說的話自己要負責,我哪有臉皮不以身作則呢?我這樣控制自己,經營自己,所以沒有人強迫,我也能自己走。於是我每天忙忙碌碌完成自己的「豪情壯志」每天享受完成後的成就感的愉悅!
從興趣中尋求成就感 不寫作的朋友按著自己的嗜好與興趣,從任何方面都可以尋求成就感。不管是運動、閱讀、編織、種花或小手工小手藝,只要每天記著給自己立目標,記著嚴格督促自己去完成它,生活絕不會枯燥乏味的。俗語說,自己的最大敵人是「怠惰」。能防止它侵入我們的生活,我們便能隨時感到充實而滿足。也只有這樣,我們所主持的家庭才能開朗而愉快呀!
※ 本文節錄自
《和年輕媽媽聊天兒》P162~P164,嶺月著,信誼基金出版社,1994年8月初版。
※作者簡介:嶺月,本名丁淑卿,鹿港人。擔任過教師、國立編譯館家庭教育圖書編審委員。曾應邀為信誼學前教育月刊、聯合報、中華日報及國語日報等報刊撰寫專欄。已出版之譯作與著作總共近兩百冊,其創作以方塊短文見長,內容以親職教育及主婦自我成長為主。曾獲頒中國家庭倫理教育協會之「推展家庭倫理教育成績卓著獎」、中國文藝協會文學翻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