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杏如
即使親如夫妻,對孩子的教養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丈夫和妻子因為自己成長的家庭或文化背景、所受的教育以及對父母角色的認知等等的不同,彼此在觀念和做法上會有不同,也是很自然的吧!問題是,孩子是兩個人的孩子,夫妻如何在每天的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各有主張而又能同心協力呢?
研究證明,雖然時代在改變,很多人卻在教養孩子的時候,不斷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也就是說不只是基因,有時候連教養方式也是會代代相傳的。所以,當我們意見不一的時候,也許得先好好想一想,到底彼此的意見是哪裡不同?因為我們的執著也許只是源於我們自己過去的經驗;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試著了解另一半的看法,或者多知道一下他的「小時候」,也能因為「其來有自」,而多一點諒解、少一點火氣。
我就曾看到朋友的先生,因為堅持孩子必須自己把盤子裡的東西吃完,夫妻倆在西餐店裡,僵持不下。一個才四、五歲的小女孩一邊抽抽噎噎的,一邊吃著,弄得朋友很尷尬,連在一旁的我們都不知所措。她先生生長在一個父親有絕對威權的傳統家庭,夾到碗裡的東西得吃完,是家裡的規矩。但是,我是旁觀者清,那些東西對一個才這麼點大的孩子實在太多,肉也太大塊,並不適合孩子。如果「不得浪費」是最高指導原則,也可以和先生協商,在特殊場合,比如朋友聚餐、外婆生日的時候,讓規矩偶而放放假;或打包回家,大家開開心心吃一頓飯,有時比死條文更合乎人情,也有益健康。
夫妻同心應該同在為孩子好,而不是同在各持己見
我們也要避免把自己的「想當年」,架接到孩子身上去;要記住,雖然他是你們的孩子,卻仍然是與你不同的人。我有一個親戚,因為自己不只學業非常優秀,而且運動樣樣都行。因此當他的孩子學游泳時,面對孩子的笨拙暴跳如雷,因為虎父犬子,大大地傷了他的心。反之,我的一個著作等身的朋友卻因為孩子「不肖」,立志成為游泳教練,而整天唉聲歎氣。也有人因為父母從小逼他學琴,不愉快的童年經驗讓他堅決反對孩子學琴,夫妻因此爭執不斷。夫妻如果能因為養育孩子,而更了解彼此的成長經驗,一定可以幫助我們澄清問題,或至少緩和彼此的爭執。進而增進夫妻的感情,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或也能抒解過去的心結或創傷,因為養育孩子而成為一個更健康正向的人。
是,身為父母的我們也是從小孩成長過來的,時代在走、社會在變,如果對過去父母的教養有意見,那我們能不能透過自省,讓我們不能認同,或已經不合時宜,不符合現在的教養理念,在我們身上成為斷點,而不必再代代相傳?
我們更要進一步問:教養的爭執本來是為了孩子好,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這麼理直氣壯的,是真的對孩子好嗎?難道另一半的做法就真的會傷害孩子嗎?如果,你可以輕而易舉的回答「不會」,那就馬上退出戰場,幫助孩子心平氣和的接受另一半的做法。有時候,我們自己不也為了面子,而作一些無謂的堅持嗎?面對親愛的人,我們就不能放他一馬嗎?當然如果答案是「會」,那就要想辦法堅持或說服另一半你認為對孩子比較好的方式。
夫妻同心應該同在為孩子好,而不是同在各持己見。聰明的父母會讓事情冷一冷,或雙方各退一步,做一個明快的決定,可以避免意氣用事變成一種習慣,把家變成為互相角力的戰場,讓孩子無所適從,或生活在父母總是互相指責或冷言相向的氣氛中,甚至以為自己是罪魁禍首,深深自責。很多人誤以為教養孩子,父母一定要同進退,讓孩子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小小孩面對銅牆鐵壁的統一陣線,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孤單、世界很無情喔。夫妻不一樣的人,即使有爭執也能言歸於好、相親相愛,孩子也就能學會尊重不一樣,覺得世界很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