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防疫成為常態,4重點拯救孩子的發展關鍵期


文/高麗芷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資深教師

生活在21世紀的地球村,面對的是歷史壓縮的包袱,頻繁遭遇天災人禍的環境。加以外交、商務、求學、觀光等因素促成各國多邊交流,令蝴蝶效應引起的連鎖反應更劇烈。現代人須建立「同村一命」的觀念,交換防治天災人禍的心得與產品,才能獲得較多贏面;培育孩子也要加入危機教育,孩子才不會被時代淘汰。

孩子的發展是不等人的,而且「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當疫情病毒成為新常態,把握以下四個重點,才不會耽誤孩子。

重點1 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父母的情緒牽動著孩子的情緒脈動,多數人對自己的情緒變化沒有自覺,看到孩子哭鬧,總認為是他們的錯。孩子的情緒模式受到父母基因及後天教養的雙重影響,精神官能症是會受生活事件影響而提高盛行率的。

法國調研指出,心理疾病終身盛行率為50%。心理疾病中嚴重精神疾病占少數,多數是精神官能症,包括焦慮症、憂鬱症、適應障礙等。COVID-19爆發後的隔離措施,引發焦慮、憂鬱和恐慌等各種精神官能症問題。當隔離對成人都造成巨大壓力,此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疫情期間,法國電話與線上家暴求助案件暴增三成,讓人引以為戒。父母對自己的情緒狀態要有自我意識,把自己調整好再面對孩子。如果自己處理不好,找良師益友或諮詢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是必要的。

重點2 規律作息讓孩子有安全感
作息的規律化讓孩子能預期下一步將發生什麼事情,令年幼孩子有安全感。當托嬰中心、幼兒園因防疫關閉時,孩子全時間在家,父母要先將他的作息規劃好。一旦孩子安頓好,父母做家事或居家辦公的效率都會提升。

作息規劃從起床、盥洗、餐食、學習、洗澡、上床、睡覺等均納入,並規律執行。孩子若有線上課程,父母要協助孩子配合上課。此外,每小時也要關注喝水、上廁所等細節。

對懵懂無知的孩子來說,父母要以淺顯易懂的話語說明疫情變化,教導如何保健,並提前告知作息的更動,例如,哪一天開始要回幼兒園上學,或暫停上學要居家學習,讓孩子心理上有所準備與正確期待。

重點3 安排適性、多元的活動
美國布朗大學學者Sean Deoni以羅德島州672名足月產且無發展障礙的嬰幼兒為研究樣本。(註1) 研究顯示,疫情期間出生及成長的3個月至3歲大嬰幼兒,運動、語言及一般認知表現,顯著較疫情前十年間(2011-2019年)同齡嬰幼兒平均智商的100,降低到78。分析主因,可能是居家提供的刺激有限、缺乏與外界交流。而且當照顧者承受很大壓力時,孩子能獲得的關注就更低。

世界衛生組織因此提出警示:疫情讓孩子宅在家,遭遇未來潛能無法充分發揮的風險,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人生。因為0~3歲是嬰幼兒中樞神經髓鞘化與神經網絡建構豐富連結基礎功能的關鍵期。(註2) 所以安排居家活動時,基本原則是要適性、多元,涵蓋八感-嗅覺、味覺、觸覺、視覺、聽覺、前庭平衡覺、本體運動覺和內感覺。例如:安排親子烹飪、聽故事與閱讀、塗鴉繪畫、玩玩具靈活小肌肉、大肌肉協調平衡運動、生活自理等活動。(註3)

重點4 充分人際互動、建立孩子互信與溝通力
國際研究也發現,疫情造成的環境剝奪對幼兒發展的不利影響,包括語言發展及社會互動等面向。由於人類天性為適應環境渴望被他人接受,從出生時喜歡看人的臉、追視動態的臉、企圖與人互通、觀察他人、平行式或分享工具式玩耍等,都是0-3歲發展的重點。而3-6歲需要更大範圍的人際互動,持續發展控制情緒、醞釀同理心及溝通表達。疫情期間人際互動匱乏,使得孩子的情緒壓力上升,更容易生氣、反抗父母及出現攻擊行為。 

建議父母要主動對孩子述說正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提升孩子的溝通及認知能力,建立對父母的信任。此外,透過一起扮家家酒、角色扮演,讓孩子既學習語言、抒發情緒,又體驗人際互動;還可讓孩子經常與親友、同學視訊,強化溝通能力、情誼交流,為生活增添色彩。(註4)

疫情晴時多雲偶陣雨,父母依循科學防疫行事,並且把孩子的發展放在第一順位,就不至於坐失孩子的發展關鍵期。

註1:研究對象308人生於2019年1月以前,176人生於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之間,188人生於2020年7月之後。其中大部分是白種人。
註2:請參考高麗芷著《感覺統合—修練腦部》信誼出版
註3:請參考高麗芷著《感覺統合—開發潛能》信誼出版
註4:請參考高麗芷著《感覺統合—翻轉未來》信誼出版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