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古詩,沉浸式學習最佳


文/張偉萍老師(資深國小老師、前臺北市大附小老師)

詩歌被認為是文學最初的起源,尚未有文字的人類社會,以口語的形式流傳,並與音樂、舞蹈結合。古典詩詞承襲詩歌,同樣富有節奏和韻律,再加上平仄聲調的分別,使得古典詩詞格外朗朗上口,直至今日,更有不少父母以孩子能背誦詩詞作品為榮、為樂。

詩詞真的需要背誦?主張背誦者認為,背誦對幼兒的大腦發展有積極效果。從神經科學的研究來說,背誦就是重複的活化同一組神經元,使它們緊密連接,刺激孩子大腦有關音樂、語言的腦區,並強化孩子的記憶力。就算背了會忘,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也發現:幼時的無意義背誦,那怕中斷或是遺忘,曾經的學習能量是永存的,都有助於之後的延續學習。

然而,古典詩詞中所描寫的社會樣貌與價值觀和現今社會有著極大落差,光是死背強記,不理解文字內涵意義,反而倒盡學習的胃口,增加對古詩詞的恐懼與厭惡,豈不是得不償失?因此,孩子是否應該背誦古典詩詞,我們不該討論「應不應該」,而是聚焦在方法策略的取捨,以下原則必須先放在心上:

原則一:朗誦吟唱先於背誦
古典詩詞有押韻、富音樂性,在巧妙安排的音韻節奏中反覆吟誦,對於文字描繪的雅致境界,常常可以自然而然的心領神會。父母可以在每日陪伴孩子的閱讀或是睡前時光,抑或是消磨開車的無聊路途,跟著教材一人一句輪流朗讀或是吟唱。不必是嚴格要求的固定功課,當然更不必是強迫背誦、炫耀親朋,就讓它單純只是親子一起品味優雅古詩詞的自在時光。

例如:詩人杜牧的〈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詩中的「銀燭」、「畫屏」、「輕羅」、「流螢」等都不是現代生活中熟悉的常見事物,在秋高氣爽的夜晚陪著孩子朗誦著這樣千百年前的秋夜光景,學習觀察專屬秋夜的種種意象表徵,體會詩中冷調颯爽的秋夜感動,也許景色略異,但是浸淫其中的心靈觸動並沒有太大不同啊!

原則二:多元的理解策略
千百年前詩人的思考模式與筆下的社會樣態,常常會與孩子的生活經驗有很大的隔閡,教材中常附有詩句的翻譯或是動畫說明,然而他人得出的理解絕對無法馬上移植成孩子的理解。父母在與孩子一同朗誦詩詞時,不妨可以用畫畫方式來想像詩境,或是補白事件脈絡。

如,李商隱的〈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只知道詩人傍晚心情不好,坐車上山散心,看到美麗夕陽,想到已經靠近黃昏了。如此簡單的詩義,一說白了,沒甚麼可以深究的趣味。父母可以一邊解釋,一邊與孩子共同創作多格漫畫,讓孩子想像詩人心情不好的原因畫在第一格(詩裡沒有交代的前因),第二格開始依詩句創作詩境,最後可以再補上想像的結局。讓孩子用趣味的想像故事及圖像增加詩詞的記憶點。

曾經有孩子的創作想像是這樣的:詩人(爸爸?)因為工作被老闆責罵了,心情不好開車上山看風景,寬闊遠眺的夕陽景色讓他豁然開朗,決定下山先吃頓好吃的美食,第二天換個方式跟老闆報告。這種「工作不順、補血再戰」激似都會家庭傍晚常上演的場景,相信會比反覆背誦這首詩要有意思多了,更會神奇發現補足故事線之後,孩子不知不覺也就完成背誦了呢!

原則三:沉浸式學習最佳
坊間教材常以「遊戲中學詩詞」、「歌唱中學詩詞」、「帶動唱」等方式推廣古典詩詞,這些都是透過五感體驗的多元學習管道,不管是搭配遊戲、歌唱、肢體律動,只要孩子樂於學習都是好教材、好策略。

父母不必強求背誦之外,也不必因為是古典詩詞,就急忙傳授格律等相關知識。古詩詞的押韻受限於現代華語過於簡省的注音,有些韻腳其實必須仰賴台語或是客語這些保留大量中原古音的語言方能清晰辨別。以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以注音來看,無法察覺押韻處,但是以古音朗誦,就可以清楚知道押「御」韻的聲音趣味所在了。

除了在遊戲中學習之外,親子一同做家事、打掃、收玩具時,也是接力朗誦的絕佳天然時機。在這樣無縫接軌的自然情境下,雖沒要求背誦檢核,但父母們將會發現「背誦」永遠是最想不到的附加價值。


為孩子選首好詩——處處聞啼鳥(附CD)
為孩子選詩、帶領賞析,是件高難度的事,如何在浩如煙海的古詩中挑選入門詩?《處處聞啼鳥》選擇圖象化、共通人情、和孩子生活連結的100首古詩,搭配水墨畫,領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並透過歌曲、遊戲的型式,在輕鬆的吟唱和玩樂中,讓孩子與古詩有個美好的第一次接觸。信誼出版。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