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哭的孩子,讓你束手無策嗎?~陪他走過人生第一個反抗期

寶寶一天一天地長大,慢慢地會爬、會站、會走,當他開始咿咿呀呀、說些簡單的詞彙,父母總是格外興奮。但是,隨著孩子進入另一階段的成長,他的自我意識萌芽,表現情緒的方式會越來越強烈,如果爸媽沒有心理準備,就會對孩子的哭鬧一籌莫展。這時期寶寶哭鬧的因素,除了生理上飢渴疲憊外,情緒上的影響也要多加留意。

一到兩歲 在獨立和依賴中掙扎
一兩歲的幼兒,有更好的行動能力,他急著探索這個世界;然而另一方面,即使他已經有足夠能力自己完成一些事,但有時會出現更加黏爸媽的現象。這個階段的孩子仍然習慣依賴爸媽的保護,父母依舊是最可以信賴、最大的安全感來源。有時候,爸媽必須離開一下,例如去洗澡、拿東西,他就立即大力哭鬧,直到爸媽回到身邊。或者,你可能也經常觀察到,這個階段的幼兒,會稍稍地走遠一些,但當他發現看不到、聽不到熟悉的人時,又會馬上不安起來,開始又哭又鬧,直到再次得到慰藉。不過,別以為孩子在得到慰藉後,就乖乖聽話,寸步不離地跟著,也許下一秒鐘,好奇心又驅使他走另一步。孩子就這樣前進又退後地探索外界,同時體驗他的獨立與自我。

這個階段的幼兒,與人相處的經驗更多,他清楚知道爸媽和陌生人不同,雖然已經了解爸媽不會不見,但因為他可以明顯感受到自己的緊張害怕,於是需要更多安全且特別的保證。你可以試著讓孩子從短時間適應起。需要與孩子暫時分開時,說清楚,並且讓他知道爸媽還會回來。如果允許,還是繼續與他對話,讓他知道你沒有離開很遠,然後盡量快去快回。

不過,也要避免太過度保護寶寶,讓他以為只有在你身邊才是安全的。我們可以做的,是盡量提供孩子一個安全的空間,幫助他學習獨立、健康地成長,是這時期重要的功課。試著讓寶寶在有充分的安全感下主動,跨出第一步離開你,一起幫他認知他和你的不同。

兩到三歲 奮不顧身堅持到底
兩三歲的幼兒,已經有「自我」的存在,透過許多行為和情緒上的表現,向大人宣示著「我知道我已經長大」,同時會相當堅持自己的意見來表達自我。只是,當他的堅持受到挑戰,甚至遇到挫折時,他卻還沒有能力處理衝突以及心裡的不愉快。哭鬧,正是最常見的應對方式。例如孩子可能堅持「這是我的媽媽」,而在聽到表姊說:「這是我的小阿姨」時,就會漲紅了臉,大吼大叫地繼續堅持只能是媽媽,再怎麼解釋也平撫不了他激動的情緒。

通常,爸媽可以視情況決定,適度地讓孩子固執一下也無妨。如果他的要求是無理的,就用簡潔明確的方式來解釋,並依原則執行。若你的解釋,無法說服寶寶、停止他的吵鬧,也不需太沮喪,畢竟此時他無法完全理解所謂的道理。這時,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或暫時帶離開現場,讓他先冷靜,哭累了,情況就會好轉。然後再藉機會,教孩子如何適當地表達生氣、不滿,和他一起想想下一次可以怎麼說。當孩子處在情緒激憤、大聲哭鬧的狀態下,父母的耐心和冷靜很重要,用更大聲的喝止或處罰,有時會使孩子更為惱怒,有時反而嚇到他。孩子需要的,是有人懂得他想要說的意思,並且引導他用適當的方式表達。

許多人都以為這時期的孩子可怕又難帶,其實,只要多了解他現在面臨那些問題,相信他的成長潛力,提供安全又有彈性的空間,陪他一起度過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

※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