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幼兒玩伴的重要性

幼兒時期人格的塑造影響深遠。研究中指出,在社會中成功的人大多是人際關係良好的人士,而人際關係的互動跟人格、個性息息相關,這方面的發展與培養雖然會受到先天氣質的影響,然而,關鍵的奠基期是在六歲前的幼兒時期。

近年來,許多臨床心理學家很強調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技巧。有些心理學家甚至認為大部分患有「精神官能症」的人所遇到的困難多半都是因為缺乏這些技巧而直接或間接產生的。因此,臨床心理學家們把治療的重點放在讓病人慢慢地學習觀察別人對他自己所說所做的有何感受,讓病人了解自己的情緒是如何地受他人行為的影響。同時,也讓病人練習一些與他人相處的基本技巧;教他如何爭取分內的權利、如何拒絕無理的要求。

從小培養人際交往技巧
到目前為止,心理學家仍無法詳細地描述所有主要的人際交往技巧。但是,一般都相信這些技巧是一步一步、從小培養出來的。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Jerome Kagan曾做過一個長期追蹤研究,他發現小時候(小學低年級)比較畏縮、怕與人交往、易怒的人,長大以後大都還是維持這些特徵。

另外,還有一些資料顯示,性格較孤獨的兒童長大以後,比較容易成為不良少年,或是被退學,或因不良行為退出軍隊,或必須接受心理治療。這類資料使心理學家們相信︰我們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注意幼兒與玩伴的交往。

玩伴是最好的老師
幼兒時期的主要交往對象是成人。幼兒在成人有意無意的協助下,培養出最基本的行為,例如︰走路、說話、使用飲食器皿、分辨陌生人與熟人、辨認各種行動的適當時機等。年齡愈大,同齡玩伴的重要性也日增。近年來,由於父母都就業者日眾,加以幼稚園日漸普遍,大約四歲開始,玩伴就成為幼兒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不要小看了幼兒間的玩耍。表面上,他們似乎只是在那邊奔跑、爭吵,實際上,這是他們成長的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幼兒能從結伴玩耍中學會各種技能,例如︰模仿各種動作、輪流玩、共同分享、合作(排積木、拼圖、搬東西、遊戲)、接受批評、選擇朋友、自衛、解決爭端、保護自己的權益、尊重別人的權益、幫助別人,以及尋求幫助等。從遊玩中,還能增進字彙、調整音調、練習聽話與講話、鍛鍊敏捷的身手、培養耐性與膽量、學會服從或領導等。同時,也可增進同情心、同理心與思考的能力。而這些訓練,大多是在與成人的接觸中無法獲得的。

幼兒從結伴玩耍中學得的行為,是奠定他日後學習更複雜行為的基礎。心理學家目前雖然無法詳細分析出幼兒從遊玩中學得那些行為,也無法確切地描述它們與日後更複雜行為之間的關係,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缺少玩伴的幼兒,必然已喪失了一些重要的學習機會。

缺少什麼行為就獎勵什麼行為
美國肯薩斯大學心理學博士Donald Bear是兒童行為治療界中最強調玩伴功能的人。每當遇到有行為問題的兒童時,他就刻意去訓練這些兒童,使他們肯和同伴交往,然後治療者的角色就逐漸由玩伴來取代了。他們所欠缺的學習機會,也就逐漸由結伴玩耍中提供了。一個「不懂事」的兒童在玩伴的逐漸影響下,慢慢變得懂事了。

行為問題較輕微的兒童和過分孤獨的兒童往往只需要一些簡單的訓練,就能夠開始與玩伴交往,並從中學習。讓我們看看這個例子︰

玲玲剛到幼稚園時,總是在地上爬,不肯用腳走路,當然也就無法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於是,幼稚園老師花了一番功夫,採用逐步誘導的獎勵法,鼓勵玲玲用腳走路︰首先,老師拿一些玲玲喜歡的東西在她的上方舉著,讓她試著伸直身體,用手來拿;接著,老師把東西移向比較高的地方,要玲玲站起來拿;接著,老師再把東西移向更遠一點的地方,要玲玲走幾步路才拿得到。

每當玲玲做出適當的行為時,老師不僅把手上的東西給她,同時還給予口頭上的獎勵。等玲玲肯站起來走路後,老師只在她站立時才過去和她談話,以資獎勵,當她爬行時就不理她。沒幾天,玲玲不再爬了,她從此用雙腳走路,也開始與同伴玩耍。像這樣,老師只需要獎勵玲玲做出原先很少出現的行為(走路),就可以使她進入一個有許多玩伴的最佳學習環境了。

在這個例子中,玲玲需要的訓練是站起來走路。而在一些訓練孤獨兒童的例子中,他們需要的訓練可能是放大膽子走到別人身旁,或是跟隨其他玩伴去爬攀登架。用這類獎勵式的訓練,能使他們願意主動地和別人一起玩耍。

獎勵結伴玩耍
有時候,我們必須直接獎勵結伴玩耍的行為,芸芸是一個例子。她對別的小朋友不感興趣,她所說所做的,幾乎都是為了要引起大人的注意。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時,她總是孤立在一旁。因此,幼稚園老師決定要以獎勵的方法,鼓勵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獎勵品是老師的關心與注意。獎勵的方法是,假如芸芸孤獨一個人站在一旁,老師就不理她;但假如她站到其他小朋友旁邊,老師就走過去,和大家談話,同時找一些大家可以一起玩的事,例如拿出茶杯說︰「大家來辦家家酒。芸芸。這裹有茶杯,你泡茶請小朋友們喝。」不出一個禮拜,芸芸就常常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了。

要使孤獨的幼兒和別人一起玩,通常不能只依靠口頭上的指示,例如︰「去和小明玩。」「你為什麼不和小明玩?」芬芬就是一個例子,老師口頭的指示並沒有改變芬芬的作風。後來,老師採取的有效方法是,一方面指示小明和芬芬玩,同時也指示芬芬和小明玩。等兩人接近以後,老師再給予口頭上的稱讚。

慢慢減少成人的獎勵
在芸芸和芬芬的例子裹,起初她們結伴玩耍的目的只是為了要得到老師的獎勵。假使老師停止獎勵,她們也就恢復原來的孤獨狀態。因此,老師必須要多辛苦一些日子,讓她們漸漸從結伴玩耍當中得到一些滿足,然後再慢慢地將老師這個頒獎的角色褪出去(例如︰當她出現一次、兩次好的行為才給予獎勵;漸漸地,出現三次、四次、五次好的行為才能得到一次獎勵)。這樣,她們才會在沒有外來的獎勵下,繼續結伴玩耍。

在幼稚園中,這種「褪色」工作通常不需二十天就可以大功告成了。而在減少獎勵的過程中,減少獎勵的次數和給予獎勵的時間必須視幼兒的實際需要和反應來決定,並沒有特別的規限,進行時也不困難,只要老師隨時留意幼兒的反應,作適當的調整就可以了。

引發潛能,減少行為問題
在幼兒結伴玩耍的各種遊戲中,有些可能具有特別價值,例如︰需要使用語言的遊戲;需要與別人配合動作的遊戲;需要與別人合作或分享的遊戲;需要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的遊戲等。我們也可以用類似上述的獎勵方法,讓幼兒多做這類的遊戲活動。假如我們能多讓孤獨的兒童結伴遊戲,當可引導他們發揮更多的潛能,同時也可能減少一些將來可能產生的行為問題。

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很扎實的數據可以推論前述訓練長期下來,對兒童到底有多大的助益(因為作長達二、三十年甚至更久的追蹤研究,並不是很容易的)。但是在理論上,我們相信效益非淺。因為,結伴玩耍的確是幼兒在成長中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