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接住孩子的負向情緒


文/林希陶(臨床心理師)

照顧年幼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照顧之外,最為艱難的部分,就是要時時刻刻承接孩子的情緒。一開始新手父親尤其會懷疑自己,除了最簡單的抱抱、喝奶、出外走走的安撫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法?我們家的狀況更為特別的是,因為是雙胞胎的關係,有時情緒爆發經常是同時或接連發生,若要連續處理兩個小孩,經常會有應接不暇之感。

處理孩子情緒,常受限於「時間」和「語言」
坊間有一些專家,認為小孩出現負面情緒時,應該好好體驗這些感覺,讓孩子們理解何謂生氣?何謂難過?一段時間之後,小孩可能就會冷靜下來,並與孩子對話剛剛發生何事。但我必須誠實的告訴家長,用這樣的方式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時間」與「語言」。

如果您與孩子有大把的時間,大可慢慢等待情緒的緩和,但問題是多數時候就是沒什麼時間,因為在小孩爆發的當下,非常有可能是趕著出門的當口,大人如果不順利將孩子們送托或送去上學,接下來就會面臨自己上班要遲到的問題。

在時間巨人的輾壓之下,我們幾乎沒有籌碼可言,很難獲得喘息的空間。多數的家庭都是需要出門討生活的,我們只能在時間的罅隙之中取得育兒平衡。除非一天有四十八個小時,不然我們就是要面對十分鐘內必須處理完孩子們的情緒。

此外,小孩受限於語言發展狀況,常常很難在短時間內就好好說出自己為何這麼生氣,一般多數都是用咿咿啊啊的哭鬧方式。縱使大人有足夠的時間陪著孩子,語言能力不成熟,也會迫使小孩使用較為原始的方式表達,到頭來孩子其實還是無法陳述剛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何需要這麼生氣。

要六歲以下的孩子,能精準陳述自己想要什麼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更遑論與大人協商替代方案,並進一步理解有限資源之下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穩定、細緻、合乎常理的情緒表現方式,都有賴於孩子身心成熟的發展狀態。

運用「轉移注意力」,平復孩子高漲的情緒 
因此,在時間與語言受限的時刻,最佳的方法是運用「轉移注意力」。主要是孩子情緒起來的當下,任憑大人如何解釋、說理,總是會有一種「鴨子聽雷」的挫敗感。那與其讓小孩不停地爆發,不如設法讓孩子平靜下來。能平靜下來,才有可能從事其他事情。若無法平靜,孩子就只是一直沉浸在情緒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

「轉移注意力」的內涵非常豐富,我個人常用的是「你先平靜下來,我手上有一個特別的東西,借你看看。看完之後,五分鐘後因為我們與○○約好了,必須要去做該做的事,晚上回來再討論要做什麼其他有趣的事。」很多時候,小孩經常被這個特別的小東西所吸引,就將亂發脾氣的事拋在一旁,等往後有機會、時間不緊迫時,再來討論「剛剛為何這麼生氣」、「昨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後該怎麼面對」等等。當然,討論過程還是必須考量小孩語言能力受限的問題,並用小孩聽得懂的話與他們溝通。

多數時候這樣的方法都可以奏效,因為小孩覺得自己獲得特殊對待,不管這個對待多麼微小,仍有足夠的吸引力。用這樣的方法,唯一的缺點是手上要有足夠的東西,所以一有機會的話,我會盡量蒐羅這些小物品,並且形成特殊的父親風格。這些東西不必然很花錢,有時是自己小時候玩的小玩具,有時是簡易的物理或化學小實驗,有時是野外漫遊時撿到的小果實、小蟬殼,有時甚至可能只是大人頭上的一根白頭髮也可能吸引孩子們的目光,端看自己如何運用。

製造親子獨處的機會,彌補、穩定孩子的情緒
除此之外,孩子們爭吵的問題點,經常是「父母偏心,對○○比較好,對我特別壞」。如果是這樣的狀況,就盡可能在外出的時程中,安排讓手足們各自帶開的時光,讓孩子們分別有機會與父親或母親單獨相處。在獨佔的時空中,讓好玩的事情發生,自然可以彌補小孩心中的不滿,也傳達出父母重視每一個孩子,並未特別忽視或偏愛。在這段特別的過程中,相處與陪伴自然可以穩定孩子的情緒,也可以讓緊張的態勢迅速緩和下來。

若考量父親的獨特性,可以設計一些擅長的活動,善用自己的優勢,就會有料想不到的樂趣。這些活動不必然非常花錢,活用城市地景與公家場館,就可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參觀平常少去的店家(漫畫店、玩具店、模型店、手工藝店)、報名特別的手作課程、體驗百工職人、探訪城市中獨特的古蹟街坊、走訪古今地圖疊合之處、追尋圳道的前世今生、認識周邊的植物、撿拾獨特的果實、設置捕捉昆蟲的裝置等等,都可以讓孩子們知道,父親確實在平凡的生活中注入新意,窮盡辦法營造特有的生活體驗。

從親子互動中,找出合宜且有效的回應模式
總而言之,負面情緒的處理,需針對不同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方法。千萬不要以為同一種方法可以適用在不同狀態的孩子身上。我們只能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慢慢尋找合宜、有效的運作模式。

不管是父親或母親都可發揮自身經驗,將過往的學習過程運用在育兒之上。古人有云,「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如何從小養成掌控自己的情緒狀況,端賴孩子與家長們共同努力。

【延伸閱讀】
認識孩子的情緒發展 
親子好互動,孩子好情緒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