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誼編輯部
全台9093位0-8歲的嬰幼兒父母,於2021年9月1日-10月6日,參與了信誼「親子互動情緒教養大調查」網路大調查,這些家長的心聲,在12月29日透過記者會發表,由信誼基金會張杏如董事長主持,台大心理系所雷庚玲副教授、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翟敏如副教授針對調查提出建言,信誼基金會並依據家長的困擾和需求編撰一本《接住孩子的情緒》特刊免費贈送家長,獲得廣大迴響。
為什麼信誼基金會要以「情緒」為題做這項調查?董事長張杏如在記者會中表示,情緒互動就父母和孩子來說是互相牽引的,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而這次只針對「負向情緒」來探討,是因為這是育兒生活中讓許多父母感到困擾的事,希望在填答問卷的過程裡讓父母多一個反思的機會,並提供父母多一些對策。
父母擔心的情緒行為,你中了哪些?
這項調查顯示,0到未滿3歲的幼兒,占比最多的負面情緒是「太累、想睡時就會哭鬧」,達4、5成比率的家長填寫;但3歲以上開始,「碰到挫折困難,就會鬧脾氣或放棄」有近6成的父母感到煩惱。調查也針對性別做比較,發現男孩社會化能力相對女孩發展較晚,包含用打人丟東西表達情緒、玩遊戲輸、做錯事鬧脾氣等,都是男孩比女孩高。女孩則因社會能力發展比較早,比男孩更早能察言觀色,更在意別人的眼光,怕自己做不好、或怕生不打招呼等行為。父母也更能感受到女孩因沒有玩伴不高興、在意同學而傷心難過、會爭寵、在意旁人感受等行為。
調查也發現,在COVID-19疫情嚴峻居家防疫時期,近半數的台灣的父母感受到親子關係變得更緊密,但因親子相處時間變多,也有近半數3-8歲的父母明顯感到自己變得比較沒有耐心,相對親子衝突也增加。
當孩子的情緒教練,陪伴孩子一步步練習
針對此調查,台灣大學心理系所雷庚玲副教授認為,孩子成長須學會更好的情緒溝通,父母此時可教導正確語言,告訴孩子不要只會哭鬧,但要理解孩子情緒,如打針哭鬧時,告訴孩子會痛是正常的,可以哭一下,但不要哭太久太大聲。爸媽自己也不要常對孩子打罵生氣,因為孩子會模仿父母的情緒行為。
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翟敏如副教授指出,3歲前的孩子口語能力不足,所以會用最直接的情緒語言,如:生氣、難過等等來表達。幼兒太累哭鬧,應透過固定作息來幫助孩子穩定情緒,也要透過父母來搭建口語表達能力。3歲後容易受挫哭鬧,建議父母等孩子冷靜下來,再與他討論造成挫折的原因,陪著孩子一起發想解決難題的方法,或協助孩子把目標降低,當孩子達到初步目標後,再適時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表現,先讓孩子有成就感,再逐步提高目標,一步步挑戰和達成,培養出正向的自我概念。
接住孩子的喜怒哀樂,一起面對挑戰、學習成長
信誼董事長張杏如表示,父母所謂的孩子的情緒問題,其實和孩子發展的成長軌跡幾乎完全相符,孩子偶而有壞心情、甚至因為說不清的原因發脾氣、打人,甚至丟東西,都是人之常情。比較令人擔心的是,PISA(國際閱讀素養評量)調查發現,台灣學生害怕失敗是全球第一,加上這次問卷呈現3歲後孩子在挫折忍受力上偏低,張董事長認為可能是父母太害怕孩子跌倒失敗,孩子情緒反映出父母情緒,將導致未來更不敢嘗試、選簡單的路走等,建議親子透過生活培養,彼此擁抱,一起歡喜悲傷,孩子終究會逐漸成熟。
【熱門專題】接住孩子的情緒
情緒教養必讀手冊 讓父母輕鬆掌握情緒教育的趨勢、觀念與實務 【情緒特刊】接住孩子的情緒─在生活中涵養好EQ |
《接住孩子的情緒》特刊免費贈閱,內容包含認識孩子的情緒發展、父母如何面對孩子的負向情緒、活躍孩子的情緒智商、在生活中涵養情緒力等,從觀念、態度到方法,讓家長、老師和照顧者對情緒教育有更多的了解,協助孩子涵養好EQ,也達到自我的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