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駱郁芬|兒童臨床心理師
那天在公園,兒子帶著他心愛的工程車在沙坑裡挖得不亦樂乎。有一個顯然也是愛車同好的小孩走近,很是有禮地開口:「我可以一起玩嗎?」但兒子正在進行他的建構大業,不假思索地就說「不行耶!」
小孩看起來真的很想玩,但他沒有出手、沒有崩潰,繼續試著說服:
「你這樣我也不要借你玩我的東西喔!」
這句話很有意思,讓我想起了過去聽見的許多「借玩具」理由:
「你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了!」
「要分享才乖」
「我們一起玩才好玩!」
「我要跟我爸爸說喔!」(加碼版本是「我叫我OO來打你喔!」)
這每一句話背後,我們都能輕易地猜出孩子原初是如何被大人告知要分享、要出借玩具的。
不分享,就是不好的孩子嗎?
「分享」這件事情背後很複雜,說真的,在大人的世界裡,「分享」,尤其是「分享自己心愛的事物」,並不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大人世界的分享,會取決於對象、自己的能力、心情、禮儀、還有這個舉動帶來的後續影響等。只有很親近很愛的對象,我們才可能與他們分享自己心愛的、貴重的物品,而通常也會有那麼一些東西,是我們怎麼樣也不會願意拿出來分享的,想想我們的愛車、愛包、婚戒、旅行帶回來的心愛紀念品就可以理解。
然而「分享」這件事情放到孩子身上,大人的期待好像就產生了變化。大人不斷告訴孩子「分享才是好的」、「應該要分享」、「分享才會被喜愛」,甚至會責備那些死守著玩具的孩子:「小氣!」、「借人家玩會怎樣!」、「你這樣我以後不要再帶你來玩了!」。
結果孩子接收到的訊息是「不分享的話,我就是不好的孩子」、「我不可以不分享,即使是我喜愛的東西」、「不分享,人家就不喜歡我了」,甚至是「不分享的人,會被罵、被處罰喔!」
其實不是的。
我們想告訴孩子的,其實是分享可以帶來的許多美好事情和感受。例如:「分享了,我們有機會共享一段愉悅的遊戲時光,甚至交到一個新朋友」,「分享了,我們可能會發現新的玩法」、「分享,是一種表達對對方的歡迎與在乎」、「分享,可能點亮對方,而這會是更深層的喜悅」。
但若我們沒有致力於傳達這些深層的意涵,只是簡化地要求孩子做到「把東西分享出去」,孩子接收到的,就成了威脅,而分享則成了焦慮的來源,美意盡失。
理解孩子做不到分享的原由
孩子做不到分享,有很多原因,可能是他真的非常喜愛那個物品,那台車就彷彿是他心目中的婚戒;又或者孩子可能正在興頭上,像是我們正瘋狂著迷的遊戲機;又或者他不確定東西借出了會發生什麼事情;或者他不喜歡這個對象;或者,沒有為什麼,他現在就是不想借。
要讓孩子體驗到分享的美好,我們可以先看孩子卡關的原因。三歲的孩子,「自我中心期」還可能沒結束,他還在練習從自己的世界、自己的觀點,慢慢踏出對他人的理解、看見他人的感受,那我們可以陪他看見其他孩子沒有帶玩具來,有一點無聊,或許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比較不介意的玩具借他,也可以在生活中主動跟他分享我們喜愛的東西,讓他體驗到被分享的愉快。焦慮的孩子可能對於東西借出後無法掌控後果覺得不安,那我們可以幫忙叮嚀對方善待物品,或是陪在旁邊讓孩子感到安心。不曾體驗到「跟人家一起玩」的樂趣所以不願分享的孩子,我們可以創造機會邀請其他人一起遊戲,不一定要用孩子心愛的那個玩具來玩,可以由大人起頭,讓孩子發現更多人的參與,可以帶來更多遊戲的可能。
教養中,很多美好的價值觀,都不容易教。分享是如此,禮貌、面對挫折、開口溝通、制定計劃、調節情緒、控制衝動…也都是如此,都需要仔細思索我們傳遞給孩子的訊息,在孩子耳裡聽起來會是什麼意思、在心裡定錨留下的又會是什麼。孩子透過這些經驗,會建構出對世界的理解、對他人的期待,而我們的努力,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