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是個邁向成功的流行關鍵字,在這充滿加強競爭力的時代裡,正在父母刻意讓孩子建立所謂「創造力」的同時,
孩子隨手的塗鴉,正是展現創意的原始力量。
您的孩子正在畫畫,您會怎麼做?
趕緊湊過去看,「哇!畫得好棒喔!」
瞥了一眼,「你在畫什麼?不太像耶!」
「這樣也不會畫,來,我教你!」您搶過畫筆,開始畫起來。
以上三種動作將讓孩子的創意走入尋常百姓家,他的創意靈光在那一剎那,熄滅了!
制式思考,入侵孩子的腦細胞
每個孩子在1歲多,能用手掌握物品時(如自己可以拿湯匙吃東西),就已經想要拿筆塗鴉,從拿筆戳紙,到握筆畫出線條、形狀,在大人看來可能是「亂七八糟」,對他們來說,卻是當下最自然真切的表達,而
畫畫,更是他們觀察事物之後的反芻;有時你還不得不訝異於他觀察的敏銳,與超乎大人眼光的創意表現。
接下來最常看到的「經典畫面」就成了──留長髮綁辮子的媽媽阿姨、人人都有著圓圓的臉型,腰以下則是三角型、還有圓形還帶四射光芒的太陽…。
蘇荷兒童美術館館長林千鈴曾慨然表示,
很多孩子到5歲左右,就失去了率真自由作畫的能力,甚至要從一個台灣幼兒園孩子的圖畫中找到奔放的原創才情,已經是相當困難了。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失去原始的創意?曾幾何時,孩子已經被社會制式的思考方式洗腦了?
是誰不小心暗殺孩子的創造力?
插畫家湯姆牛有一次看到一個孩子在地上玩石頭,媽媽在自顧自地看著風景,有時看看孩子的動靜,一會兒,孩子玩膩了,就帶他到別處玩耍。
「無為而治,是教0~6歲孩子創作的最高境界!」他認為,父母帶孩子到可以刺激想像力、觀察力的空間,支持他,孩子自己會找到最有感覺的素材發揮,父母不必過度關注。
這時如果有個路人甲跑來讚嘆著:「哇!你孩子好有天份喔!」或做專家指導狀:「這線條要加強一下」「你的孩子色感很好喔!」您猜猜孩子的想法會有什麼化學變化?
過度讚美,孩子會裹足不前
「孩子以後在創作時,會變得很在意有人注意,無法回到從前沉浸於創作的快樂。」湯姆牛認為,讚美本來是鼓勵創作的好意,但對孩子而言卻適得其反,「他一旦得不到讚美,就會誤認為這次做得不好。」甚至以後只畫這種被讚美過的風格,而不敢嘗試別的想法。
0~6歲的孩子只需要享受自由創作,把創作、畫畫當成遊戲,您總不會對孩子說「哇!你遊戲玩得好棒!」吧!當他自己想玩,就會開始思考如何玩得更好玩,自己激發出更多創意出來,這種創造力才是自己養成的。
一個命令一個動作,讓想像力打折
來到幼兒園教學現場,今天孩子們要玩拼貼遊戲,老師把紙撕成數片,排給孩子看;接下來發圖畫紙給每個孩子,您猜孩子會怎麼做?大多數孩子都會依照老師的做法。
「我們都習慣於步驟方法,以為教學就要先示範,孩子才知道要怎麼做。」如果完全不教,讓他們自己玩拼貼,孩子就什麼都不會嗎?「他們做出來的會超乎你想像!」孩子絕對會創造出自己的風格。
像與不像,是一種拘束的框架
「你畫的根本不像嘛!」別人一句話就足以讓孩子信心崩盤了。像不像,真的很重要嗎?如果畫出一個四不像,孩子要承擔多少被討論的壓力?
當父母或老師老是教孩子「魚的眼睛就要圓圓大大的」,還總是幫孩子補上沒做好的部分,這時孩子的想像力早就丟掉了,他再也不敢創作,他當然要努力學習做的和大人畫的很「像」。
在制式與速食主義的環境下,我們培養的下一代永遠跟在別人後面;而所謂「大師」是要能建構自己的世界,自成一格,請爸爸媽媽想一想,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