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科學教育最主要目的,是要讓他們「學習如何去學習」,引導他們去探詢「How」與「Why」,並增強及滿足他們好奇、探索及找答案等能力的過程。爸爸媽媽不必急著買一大堆百科全書去教孩子,而是要先提供豐富且安全的探索環境和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孩子在生活中玩科學。
撰文/黃美湄
諮詢/廖進德(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趣味科學講師)
對幼兒來說,「科學」並不是艱深的功課,它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遊戲,更是延伸未來學習的一把鑰匙。爸媽需要瞭解孩子對什麼好奇、喜歡做什麼,才能夠陪伴孩子興趣盎然地前進。
科學,跟你想的不一樣!
近10年來,科普書籍盛行,科學競賽活動和科學營隊也十分熱絡,在新聞報導上常見許多資優的學生贏得國際獎項的肯定。不過,學者楊龍立教授曾經指出,長久以來我們都由民生和利用的角度來理解科學,窄化了科學豐富的內涵,使科學被誤解為科技。
教學經驗豐富的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趣味科學講師廖進德老師相當推崇楊龍立教授對科學下的定義:「科學是人類經由探究的過程,理解自然現象的奧妙,從而發展出解釋自然現象的理論知識。」年代改變,科學的內涵、本質不變,只是切入的角度、面向或解釋方法不同。科學因人而生,科學活動的主體是人,即便是大人,重點也不在於得到最終的結果或知識,而是不斷求知的探索歷程。
幼兒和科學如何產生交集?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要讓他們「學習如何學習」(learn how to learn),引導他們去探詢「How」與「Why」,要增強及滿足他們本身具有好奇、探索及找答案等能力的過程,孩子一旦具備了這樣的態度與能力,面對任何問題就能以類似的方法與經驗去觀察、推論或探究,同時也不斷展現出新的觀點與方法,他將會更勇於挑戰。
廖進德老師強調,面對幼兒,更需要以孩子為本位,瞭解孩子的特性和需求,才能擴展他的學習興趣;當孩子的學習歷程是愉悅的,他就會複製這樣的經驗,成為主動學習的有機體。基本上,0-3歲階段的孩子,是用感官動作盡情去體驗,而3-6歲階段的孩子,則是進階到學習思考、提問和解決問題。
引導孩子探索科學的6原則
想要讓孩子持續發揮探索的精神,廖進德老師建議爸媽不必急著買一大堆百科全書去教導孩子記誦科學知識或名詞,而是先提供安全、豐富的探索環境和動手操作的機會,去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爸媽可把握以下6個引導原則:
1 孩子可動手操作的活動
對於必須透過感官學習的幼兒來說,視覺和聽覺刺激是重要媒介,如果看不到變化,超出他們認知能力的範圍,就不可能瞭解整個科學活動的意涵。例如:讓孩子自己動手泡一杯巧克力,就可以看到巧克力粉溶解在透明水中的變化;將愛玉子放在水中輕輕搓揉,水慢慢變濁且產生黏滑的感覺,靜置一段時間之後就變成好吃的愛玉果凍了。
2 是孩子願意主動參與、符合他能力的遊戲
提供給孩子的活動,一定要符合他的能力,更要和孩子的生活經驗有關。例如:孩子喜歡玩蹺蹺板,在玩蹺蹺板的過程裡,慢慢瞭解到槓桿平衡的原理;當他玩天平秤時,再把秤重的經驗和玩翹翹板的經驗串聯在一起,概念就更清楚了。
3 配合注意力,從短時間可看到變化的活動開始
學齡前孩子的注意力時間短暫,需要長時間才能看到變化結果的活動,較難引起持續探索的興趣,所以讓孩子觀察豆子發芽、生長的情形,會比種花更適合孩子體驗。爸媽也可隨著孩子的經驗和年紀增長,提供難度較高的活動,讓孩子在實驗的過程中,也學會等待或延宕滿足。此外,種植成功與否,都是很好的歷程,可帶領出不同面向的觀察和討論。
4 適當提問與對話,但不要打斷孩子探索
當孩子正在進行探索時,爸媽只須在一旁鼓勵他「試試看!」如果爸媽開口提問,必須謹記讓孩子保持「主導者」的角色,不要變成「教」孩子。例如:孩子正在用力吹泡泡,但一直吹破,這時,爸媽不是搶過來教他「這樣吹才對」,而是可以請孩子想想看還有什麼辦法不吹破或吹出更大的,甚至可以帶孩子實驗自製泡泡水。
5 面對孩子的「為什麼」要有耐心回應
當孩子開口問問題時,爸媽耐心回應並不等於有問必答地直接給結論或一定要給標準答案,最好的方式是抓住這個時機,反問回去。例如:孩子問你為什麼冰箱拿出來的瓶子在「流汗」,爸媽可以反問他覺得是什麼原因,同時帶領他進一步去觀察還有哪些東西(或哪種情況下)會「流汗」,讓孩子慢慢去觀察、歸納,找出他認為的答案。
6 對孩子沒有危險性的活動
孩子的危機意識不足,好奇心強,凡事都想嘗試一下,但還無法對自己的行為完全負責,因此,讓孩子參與的活動或材料必須是沒有危險性的。例如:2歲以下口腔期的孩子,絕對不能給予細小的磁鐵、迴紋針或電磁這類材料;中大班孩子在嘗試化學實驗時,也要先引導用具或材料使用的安全事項。
幼兒的科學既然是這麼生活化、遊戲化,所需要的道具也就不一定要看起來「很科學」,一片青菜、一張紙、幾片花瓣、廚房裡的酸醋、媽媽做菜用剩的檸檬片,都可以是做實驗的好材料,家中常見的手電筒、放大鏡,更是孩子探索的好工具喔!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