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編說故事,開啟想像、有趣的敘事能力


大班的瑄瑄最近愛上了跟妹妹莉莉說、演故事,有時還會把莉莉當成主角,改編白雪公主、糖果屋等經典童話,讓媽媽忍不住讚嘆女兒的模仿、創意與表達能力。

編說故事最得心應手的年紀
此階段孩子的語言發展已非常成熟,他們富想像力、愛表達自我,同時也愛編故事。若孩子從小有親子共讀的豐富經驗,不到5歲的孩子就能說出簡短的故事,會將聽過的故事完整或片段的重述出來。6歲的孩子能說出較完整的內容,有時會改編故事,或將好幾個不同主題的劇情、主角融合在一起;7歲左右的孩子,已能說出具有完整結構、邏輯、劇情的虛擬故事,偶爾也能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將自己的經驗表述出來。

4招提高幼兒編故事能力
想要從小培養孩子編說故的能力,其實並不難。以下整理了4個實用作法,供爸媽參考:

● 從早期閱讀與兒歌奠定基礎
孩子的語言能力從聽開始,進而可以認知、理解、表達;父母越早讓孩子開始聽故事,孩子往後就有更多的內容可以延伸,在文字的運用、組織能力和演說技巧上也表現得越好。

● 多提供「說話及表達」的機會
有些孩子不是不會編故事,而是沒有機會說出來,只能把想像的劇情放在腦袋裡;父母應常跟孩子玩故事接龍的遊戲,或在故事的高潮處提出疑問,以幫助孩子開啟想像,編撰出有趣的結局。

● 從「看圖說故事」開啟想像
當看圖片說故事時,孩子沒有文字的束縛,想像空間也更為廣闊,剛開始父母可以藉由問答引導孩子:「有什麼?」「他們在做什麼?」「結果怎麼了?」再逐漸加深難度:「為什麼會變這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等,幫助孩子開啟想像。

● 常給予讚美及具體回饋
當孩子講故事時,不管他講得好不好、邏輯對不對,父母不應該潑冷水或打斷他;當他講完以後則要給孩子具體的鼓勵和讚美,也可以將孩子所編的故事記錄下來,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和講故事欲望。

孩子編說故事的好處多多,除了可藉由重述、模仿說故事而提升記憶力,還能激發閱讀的興趣,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在思考的過程中,孩子的邏輯思考力、想像力也同時獲得啟發,是一個提供多元面向的完整性語文活動。

【熱門專題】好好說話 培養幼兒表達力
👉Check!檢核孩子的說話能力
👉提升孩子口語表達的技巧
👉用問答促進思考,提升溝通效度
👉學習說話禮儀,培養應對技巧
👉幼兒常見的口語發展問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