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黏」著我不放!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爸媽常盼望著懷中的寶貝能夠慢慢學習獨立。
但從6個月開始後,卻發現寶寶搖身一變成了「黏皮糖」,別人一抱,就哭成了淚人兒。而且,到了1歲多,寶寶「黏人」的功力更是有增無減。

連爬帶走的小傢伙不僅常跟前跟後,只要看不見媽媽,便哭得聲嘶力竭,連媽媽上廁所或洗澡都得開著門;每次媽媽一出門,親子就像上演一場「生離死別」的戲碼,讓媽媽感到困擾不已!究竟,孩子為何會這麼「黏」?爸媽又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黏」得恰到好處呢?

Podcast搶先聽》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解決小小孩兩次的心理危機

撰文/陳幸伶 
諮詢審稿/陳淑敏|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教授

寶寶為什麼變成黏皮糖?
孩子「黏人」的行為表現,在心理學上稱為依附關係(Attachment),它其實是一種雙向的、由親子之間共同建立的情感品質的展現。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陳淑敏教授指出,影響孩子黏人的原因,可粗分為先天和後天兩類:

先天因素--年齡與認知發展程度
當小寶寶成長到6、7個月左右,認知發展到某個程度,就會認得身邊常常給他抱抱安撫、提供他食物的主要照顧者。所以他常在你準備要離開他的時候,爬到你身上,想緊緊依偎著你,這是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正在用肢體語言告訴你:
「媽媽,我想和你在一起而可區辨出陌生人和熟人的7、8個月大寶寶,也是「陌生人焦慮」最明顯的時期。當陌生人一出現,威脅感會立刻提升,寶寶自然會急著向代表「安全堡壘」的主要照顧者尋求安全感,所以常會緊抱著你不放,甚至出現恐懼的神情。這表示寶寶的認知能力已大有進展,並不是在耍賴喔。

天生氣質的差異
不過,很多爸媽常會感到納悶,即便是以同樣的方式教養子女,不同孩子「黏人」的程度卻有天差地遠的程度之別。其實,部分原因來自天生氣質的影響。天生氣質指的是孩子先天的個性,從Chess和Thomas兩位學者提出的九項天生氣質面向中,我們可歸納出以下三項,較容易左右孩子黏人的表現:
● 趨避性
指孩子對從未接觸過的人、地、事、物或食物等新刺激,行為表現是趨近還是逃避。如果孩子的天性較為害羞內向,面對新經驗往往較易膽怯,相對較可能出現黏人狀況,也會急著想尋求你的保護。
● 適應性
指孩子對於適應新刺激或改變所需的時間長短。如果孩子適應性弱,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接受新事物,黏人的時間可能會相對較長。
● 反應強度
指孩子面對刺激時產生反應的強度高低。反應強度高的孩子,傳達的情緒訊息往往較激烈,所以當孩子急著想黏著大人,或大人拒絕孩子黏人時,孩子可能易大聲哭鬧。

後天因素--親子互動品質的好壞
陳淑敏老師指出,先天氣質的確會影響孩子黏人的程度,不過,從研究上可發現,親子互動的品質,才是決定的關鍵。而孩子接受到的照顧品質好壞,會影響親子之間形成「安全」或是「不安全」的親子依附關係。

親子若屬於安全依附關係,當在熟悉的環境時,即使這類孩子必須與爸媽分離,負面情緒通常很快就能化解;到了陌生情境,這類孩子雖然可能會有短暫黏人的行為,一般經過安撫後,通常可很快獲得紓解,相對於不安全依附的孩子,也比較能夠自在地在陌生環境中自由探索。而從研究上也發現,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嬰幼兒,從2歲到小學低年級階段,在人際關係、對新環境的適應、學習表現和情緒穩定度上相對會較佳,對孩子的社會和人際整體發展都有幫助。當爸媽能適度地回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孩子的安全感足夠,即使孩子的天生氣質較易展現黏人反應,仍有機會被改善。

人際互動與生活經驗多寡
相較於過往大家庭、鄰里街坊常常串門子、互動熱絡的生活樣貌,孩子的人際互動經驗是豐富的,依附的對象是多重的,當爸媽不在身邊時,親戚或長輩仍都能讓孩子保有安全感。但現今以獨生子女和小家庭形態為多的生活經驗,照顧者較單一,許多爸媽想到帶孩子外出得準備大包小包就怯步,因此,當缺乏接觸陌生人和情境的孩子一遇見新刺激,退縮和黏人的行為就會更常見。

身心與生活有狀況
當原本熟悉的生活有異動,不只大人會需要時間適應,對幼兒來說,不安全感的展現通常也會更明顯。比如:突然換保母、媽媽突然去上班、爸爸出差,或是被送去上幼兒園等,當孩子在面對陌生人和環境時,常會感到手足無措,黏人的行為也會跟著出現。

此外,除了餓了、累了會有黏人行為,當孩子、生病不舒服或受到驚嚇時,也會更需要爸媽的呵護,很多時候的確會顯得比平常更為黏人。特別是不會說話的寶寶,大聲哭泣、伸出手想要你抱抱的行為,都是在傳達他的需要,他想告訴爸媽:「我有狀況!請幫幫我!」

面對黏皮糖寶寶,爸媽有撇步

撇步1多互動並回應需求
建議爸媽從寶寶一出生,除了透過與孩子共讀和共玩,進行有品質的互動,還要練習成為敏感的照顧者,即時回應寶寶的需求。針對老一輩常擔心寶寶一哭就抱,會養成「孩子愛抱」的壞習慣,陳淑敏老師認為,媽媽回應寶寶時不一定要抱,可以用表情或聲音來回應與安撫孩子,他會知道你聽見他了,而且非常在意他。

撇步2漸進式地引導
當孩子的生活有改變時,比如:上幼兒園或換保母,建議爸媽提早安排孩子與新環境和老師、保母作接觸,每一次給一點點刺激和改變,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接受新生活。爸媽千萬不要責罵孩子黏人,或為了讓孩子快速獨立而突然把他送進幼兒園或丟給保母帶,這些行為只會讓孩子的不安全感加倍飆升,孩子會更黏人。

撇步3說明給孩子聽
當要離開小小孩去辦事,或者剛送孩子上幼兒園,建議爸媽要好好和孩子說明:要去哪裡、和他約定幾點來接他,千萬不要突然溜走。孩子雖然還小,但透過你溫柔的語氣與肢體語言,他會從中獲得愛的保證。而當爸媽每次離開都能遵守和孩子的約定,他會找到可依循的行為模式,相對降低分離焦慮。

撇步4轉移注意力
年幼的寶寶,通常很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如果必須離開寶寶,好好說明後他還是持續黏人、哭鬧,建議可請他信任的親友與他互動,把他帶離現場,或用新奇有趣的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要提醒的是,由於每個寶寶順利轉移注意力的時間不同,建議爸媽可多試幾次。

撇步5提供獨處練習
建議為孩子在家中營造一個安全的小空間,在爸媽的視線範圍內,讓他有獨處的機會。比如,你摺衣服時,讓孩子自己堆積木或畫畫。爸媽可以適時地用聲音鼓勵他,讓他漸漸習慣不是所有的事都非得要媽媽陪在身邊不可。

撇步6增加多元互動機會
孩子大約在18個月左右,就可發展出「多重依附關係」。如果家中有多人一起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孩子就比較不會只黏一位照顧者。
此外,多辦活動邀請親友來家中玩,帶孩子走出家門參加Play Group或親友聚會,或帶孩子到公園玩,都能讓孩子練習適應陌生人與情境,減少孩子怕生和黏人的狀況。

陳淑敏老師指出,人終其一生都與他人有某種程度的依附關係,不論和上一代、親愛的另一半或與孩子之間都互為依附對象。寶寶黏人的行為,其實只是成長過程中普遍會發生的過渡行為,因為他需要一再地確認:「無論發生任何事,爸媽都會一樣愛我的。」建議爸媽不如正向看待孩子的黏人,好好享受這被強烈需要的短暫時光吧!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