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配合度,試試「倒數到1」,不要再「數到3」


文/駱郁芬|兒童臨床心理師

平日的公園通常人不多,氛圍很愜意,但這天不知道怎麼了,我們接連目睹了好幾次的「公園經典場景」。這些場景開頭台詞幾乎如出一徹,只是口氣不同:有冷冷射出的「我數到3喔!」,也有伴隨怒吼的「我再給你3秒!」,還有一個是循循善誘的:「我們說好了啊!如果沒有按照約定離開,今天就不能玩平板啊!我要開始數了喔!數到3就要離開喔!」無論哪一種口氣,唯一不變的就是倒數結束後的哀嚎與抱怨……。

「數到3」幾乎是所有家長必備的一招,通常迎來的大多是一些懲罰性的後果,例如:「數到3還沒下來,等一下你就不用吃點心了」、「數到3,你再不穿上鞋我就要走了」,有時也有終極版「數到3,再不吞下去我就揍你!」或是神秘版「數到3,你不過來試試看!」各種版本不一而足,變化多端。

「數到3」的管教策略真的有效嗎?
「數到3」效果好嗎?有時挺不錯的!尤其曾經搭配過「說到做到」這一招的話,孩子通常會知道「你是玩真的!」於是「數到3」咒語一出,還沒講到後面的條件,孩子已經準備好聽命了。

不過這樣的好效果,通常有時效性,會隨著使用次數、頻率及孩子年齡而快速消退,很多家長到了後來越用越生氣,再怎麼強化後果的力道,也沒辦法再獲得一樣的效果,於是常常抱怨小孩「都沒在怕的」。

要突破這樣的困境,爸爸媽媽就需要回頭思考:我們為什麼這樣說?希望達到什麼效果?想傳遞什麼訊息給孩子?

通常,當我們使出「數到3」的技法時,我們期待的是孩子停下他正在做的事情,或加快腳步做到該做的事情,看起來很單純的期待,孩子為什麼做不到呢?因為孩子接收到的訊息跟我們不一樣。

孩子接收到的訊息是「大人生氣了,好可怕喔!」、「我不想要失去好處或被懲罰,所以趕快配合,大人要求什麼不是重點」。因此一開始的「結果」很符合我們的期待:孩子真的配合了。

可是孩子很快發現:「很多威脅不會成真的!」、「那些威脅沒有想像中的可怕,被打也是痛一下而已耶!」、「現在有其他人在,你應該不會真的這樣做!」…也就是説,當孩子發現這個後果不太需要顧忌時,就不會再配合演出了。

更慘的是,我們希望傳遞給孩子的訊息是「你要學會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主動做好事情」以及「我希望你能聽見我說的話」,孩子卻只學到大人語氣和後果嚴重度的判斷。

其實,只要做一點小小的調整,就可以有很大的不同!

善用「倒數到1」,幽默化解親子衝突
當孩子爬上櫃子,與其說「數到3還沒下來,等一下你就不用吃點心了」,不如說「倒數五秒鐘,點心時間要開始囉!5、4、3…」,當孩子下來了,再告訴孩子「不能爬這麼高的原因」。

當孩子鬧脾氣討著要某個東西,與其說「我數到3,你再不停下來我就要走了」,不如說「我們今天不買這個東西。倒數10秒,我要變成火箭發射去下一站囉!誰要跟我一起呢?10、9、…」簡單重申限制,同時提供情境的轉換機會。

當孩子一直含著食物不咀嚼,與其說「我數到3,再不吞下去我就揍你!」,不如試試看:「這一口這麼巨大,不知道需不需要100秒才咬得完?我數數看,100、99、98、…」,融入了「要持續咬」的行為要求。

當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數量概念、數數能力(通常是3歲至3歲半開始),使用這樣的方式加入了幽默的元素、給了孩子預告、提供了努力的時間,因此孩子和我們,都可以跳脫山雨欲來的威脅感,轉換成要前往下一個任務的期待感(在我們家,還會搭配上「火箭發射」的情境,更有感喔!),自然就消除了人類面對威脅會有的抵抗衝動,孩子也學到了行為本身的重要,而非取決於後果的可怕。

倒數到1,不要數到3,你會發現這個小小的轉變,就能讓親子之間更和諧。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