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疫情下的父母:什麼決定才是對孩子最好?


文/曾心怡  臨床心理師、 初色心理治療所 副所長

這波疫情,最挑戰家長的,就是「想給孩子最好的」這樣的信念了。

到底什麼是「共存」?這是一個大人都眾說紛紜的名詞。面對孩子小小的身體,待成長之路,身為父母的我們,在決定要怎麼保護孩子的考量中,比對待我們自己更謹慎。到底該不該打疫苗?到底要打哪支疫苗?到底要不要自主停課?孩子確診怎麼辦?好害怕重症和後遺症怎麼辦?一直不讓孩子出門會不會影響孩子身心狀況?好多難解的疑問,背後有著我們的一個信念:想要保護孩子,想要作好決定,作好對孩子最好的決定。

新冠疫情,從來就不只是醫療層面的事,深入我們的內心,人際關係,社會運作,以及接下來我們下一代會面對什麼樣的世界變動。兩年前,我們心疼著孩子每天戴著口罩上課,想著年幼的孩子戴著口罩會不會影響到社交情緒發展,經過了兩年多的起伏,我們爭取到了很多自由的時間與空氣,然而面對一直更新的病毒,大量的訊息,我們跟得很吃力。

在這一波對於年幼孩子具有威脅性的疫情,我們安頓自己的方法似乎不夠用了,常常想著,如果現在是單身,我們可以相對自在地生活,只是有了孩子,我們的瀟灑被牽掛取代,看著每天記者會上的數字,我們深怕著發生在自己所愛的人身上,那就不再只是數字。

變動,連接著不安,可是變動,也會連接著進化。當單身時,我們從未想像我們可以這麼多無眠夜陪伴著孩子的需要; 當疫情前,我們從未想像過我們可以戴著口罩過了這麼長一段時間; 當三級警戒前,我們從未想過我們可以宅在家變出這麼多和孩子共處的方式。這兩年的變動,我們早就進化了,在不知不覺中。

當然,我們的孩子也是。

我們的孩子學會了回到家要好好洗手換衣服; 學會了到了一個地方要噴酒精消毒手; 學會了戴著口罩也能夠在操場上自在奔馳,學會了在不同google meet連結中轉換課堂,也學會了不要歧視確診的人。看到了自己與孩子的成長時,我們可能安了一點心了,接著可以一起來看看,在這波疫情之下,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建立怎麼樣的心態呢?

第一:在各種下決定前的訊息收集,不要只是「聽說」
人們會有一個傾向,去聽取和自己原先概念相似的訊息,增強自己原先的概念。如果原先你對於疫苗有疑慮,你可能就會去看到更多和疑慮相關的訊息,如果你原先就是想手刀搶疫苗的人,你可能會很想駁斥其他人對於疫苗的擔心。讓我們練習,不被我們的大腦自動化引導,聽聽不同的想法,放在心裡思考一下。想想訊息的來源,找一下訊息的根據。

第二:焦慮不安時,先停下你自己
當然,訊息真的好多好快,如果你應接不暇時,請先停下你的腳步,讓自己安靜一下。回到你自己身上,回到和孩子的相處,這本來就是生活原來的樣貌,只是被太多的變動掩蓋。和孩子玩個桌遊,幫自己選個精油,讓我們感受每一個當下,用穩定的思緒幫助你面對下一個變動與選擇。

第三:爸爸媽媽們,你們需要合作
孩子的停課與父母的工作,永遠都是職業父母的兩難。在家工作同時陪伴孩子停學不停課,工作的效率一定會受影響,情緒也一定會焦躁。爸爸媽媽們之間的搭配合作與互相體諒,可以讓因為疫情密集相處所出現的爆點被輕輕帶過。疫情所考驗的從來不只是健康,也考驗著家庭面對變動的彈性,四手聯彈會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第四:可以的話,在心中排演當自己或孩子生病時的流程
如果自己或孩子生病或確診了,我們現在心中可以知道要有哪些流程嗎?由於資訊量真的太大了,本來做好的預備可能又不一樣了。讓自己心中有著行動地圖,並且隨時更新,知道該怎麼做就能夠減低不確定感。

別忘了,當你的孩子在上線上課程,和你分享和同學在留言區聊了什麼時,他們的快樂有很多來自於我們在後面遮風避雨所創造出的安全空間; 孩子長大後提起疫情的這一段路,也許還是不會記得我們做了些什麼,但那些可以笑說當年的餘裕,藏著我們千思萬慮的各種努力。

疫情告訴了我們,沒有最好的決定,但別忘了保持安好,以及和孩子共處的每一份美好。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