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出發:如何改善孩子的飲食行為與運動習慣?

文/張志瑄︱臺大醫院臨床心理師

您是否曾經擔心自己的孩子體重過重或肥胖呢?乃至於想要控制孩子的飲食、培養運動習慣、或調整生活作息呢?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代表您對於影響肥胖的因素具有基本的認識,也具備控制體重的動機或行動力。不過有些事情知易行難,知道如何為孩子設定飲食或運動目標是第一步,接下來理解行為產生或維持的原因,並掌握行為改變的技巧,才可能改變孩子原有的飲食或生活習慣,建立新的行為模式。

事實上,身為父母每天都在面對改變孩子行為的挑戰,從要求孩子吃飯、洗澡、刷牙、上床睡覺,乃至整理身邊物品、讀書寫作業、或做簡單的家事,父母與孩子「交手」的過程往往能發展出有效的溝通策略或管教方法。

常見且有效的行為改變技巧包括:事前與孩子做好行為約定,過程中給予口頭提醒或引導與協助,繼而在孩子達成目標後提供讚美或獎賞,也可以使用代幣(集點)制度讓孩子累積一定程度的良好行為再換取獎勵。家長所使用的管教技巧只要是有效又有助於親子關係,就是適合孩子的好方法。

然而有些父母會發現,要改變孩子的飲食行為相當不容易,即使約定明確的目標和喜歡的獎勵,孩子仍舊難以控制甜點零食或含糖飲料的攝取。此時除了評估為孩子設定的目標是否難度太高,提供的獎勵是否平時就容易取得、或者反之得到獎賞的等候時間太長,及孩子是否缺乏達成目標的信心而容易放棄,同時也可以嘗試透過行為功能分析的方法來了解孩子的飲食行為。

所謂行為功能分析是依照時間向度有系統地分析行為(Behavior)發生前的「前置事件(Antecedent)」及發生後的「後果(Consequence)」,一般也稱作ABC行為分析。若以吃零食為例,我們可以將這個行為的前置事件和行為後果分析如圖一所示。

家長可以透過觀察或與孩子討論吃東西前的想法與感受,了解影響孩子飲食行為的可能原因。

以吃零食為例,根據臨床經驗,此行為容易受到同住家人或是同儕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所影響,例如放學/下班時買點東西吃以自我慰勞、親友聚會時人手一杯手搖飲料、週末相約上館子吃大餐、或在家中囤積各式零食等。孩子透過食物獲得的不僅是肚腹的飽足,也可能是安撫身心的放鬆感受、暫時將注意力自壓力中轉移的喘息空間、或愉快的人際情緒經驗等。

因此若想要改掉吃零食的習慣,家長需要思考如何協助孩子發展替代行為以滿足前述功能或需要,或者控制前置因素如避免在家中存放零食、安排健康的休閒娛樂活動、引導孩子發展適當的壓力因應策略等。調整飲食行為的可能方法請參考圖二。

至於運動習慣的培養,家長可以先引導孩子做不同的嘗試,選擇其較感興趣的活動,並且創造適合進行該項活動的環境與作息結構,設定簡單、容易達成的目標好讓孩子踏出第一步,再逐漸調整目標難度、增加挑戰或適時加入變化,以利於運動習慣的維持。就像培養其他日常生活習慣,父母的提醒、陪伴、或參與實是促發與維持孩子行為的重要因素,尤其當孩子的年齡愈小、自我控制與計畫執行的能力較弱,或未能即時體會運動的好處,則家長的角色就更為關鍵。

無論是調控飲食行為或建立運動習慣,行為的改變就好比製作麵包一般,除了準備好必要的材料與環境,掌握讓麵糰發酵與烘焙的技術,剩下的就是給予足夠時間,並對成果抱持著正向的期待;當問題發生時,可以回頭反思哪個步驟或環節可能出問題,再重新投入下一輪的嘗試。

在練習操作與嘗試錯誤的過程中,若是依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建議家長可以根據需要尋求醫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或臨床心理師等相關專業的評估與協助,幫助您獲得需要的健康、營養及運動相關知識,學習行為處理或親子溝通技巧,以協助孩子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文出自«新肝寶貝 vol59»,由「財團法人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授權轉載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