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樂於助人的孩子


 
文/信誼編輯群

姊妹倆在公園快樂地奔跑追逐著,一不小心,妹妹的鞋子就鬆脫了。反應快的姊姊立刻將妹妹扶到旁邊,並且幫妹妹穿上鞋,一旁的媽媽看到這畫面,感到非常窩心。

想助人,先具備同理心
受到身心發展的限制,相對於3歲多的小小孩,5∼6歲的大孩子較容易給予他人協助。一般而言,樂於助人的孩子,通常也會有比較好的人際關係,而此類有利於他人或社會的行為,就是所謂的「利社會行為」。

近年來,由於獨生子女增多,幼兒的人際互動經驗有限,許多爸媽開始重視幼兒能否有主動助人的行為。事實上,要促進幼兒的助人行為,培養同理心是第一步。幼兒必須先具備同理心,也就是能夠瞭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並且能夠同理他人的處境,才能表現出助人行為。

5∼6歲雖然正值同理心的萌芽階段,幼兒已能「辨識」別人的感受,給予同理的回應(例如︰哥哥給弟弟玩具,安撫哭鬧的弟弟),但不一定能真正「瞭解」別人的感受,因此,想培養樂於助人的孩子,還需要大人多方引導。

孩子展現助人行為,父母是關鍵
● 父母親身示範:爸媽可在日常生活中多示範如何幫助別人,讓孩子藉由模仿來學習。當爸媽樂於幫助人且善於回應,幼兒就會從中模仿並展現出助人行為。

● 多引導、多練習:除了親身示範,爸媽也要多給予機會讓孩子練習。從研究中發現,當幼兒對需要幫助的人「有熟悉感」或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助他人、有勝任感時,就會比較樂意出手幫忙,例如:相對於陌生人,幼兒會更願意幫助同學或弟妹。

建議爸媽可鼓勵幼兒從協助手足與身邊親友開始練習,記得要先肯定大孩子的某些能力,再引導他去協助他人(例如:你的力氣很大!妹妹打不開餅乾罐,請你幫忙她),當幼兒體會到勝任的感覺,就會更樂於助人。

● 即時給予讚美:幼兒都喜歡被鼓勵、被讚美。當孩子展現出助人行為時,爸媽若能即時給予讚美,就能增強幼兒的正向行為。長久下來,爸媽將會發現孩子的人際互動變得和諧,衝突減少了,生活氣氛也變得更融洽!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