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執行功能的影響,2歲就開始!

兒童要少用3C裝置、多運動,幾乎每個領域專家都在提醒的事,因為這兩件事攸關孩子的發展。國外最新研究證實,2歲幼兒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少於1小時,他們比較能控管自己的認知抑制行為,工作記憶力也比較好。若每天有從事超過1小時的肢體活動,工作記憶力還會再提升。


輯譯│江秀雪 

不只要少看螢幕,還要增加身體活動
美國兒科學會發表一項飲食及身體活動的指南,與幼兒的「執行功能」之間的關係。所謂的執行功能指的是一連串的能力,包括記憶能力、計畫與決策、注意力、適應力、情緒調節、時間管理、自我控管與監督等,各種可以協助「達成目標」的能力。

根據此研究結果,美國兒科學會建議「2歲幼兒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肢體活動時間則應多於1小時。」伊莉諾大學香檳分校指出:如果幼兒日常生活可以遵循上述規範做安排規畫,他們的執行功能將會比較強。

執行功能攸關專注力、記憶力的表現
一個人的執行功能強的話,會有比較好的抑制或控制能力,有助於管理自我思維、情緒及行為。除此之外,工作記憶也會表現較佳,有助於記住並且完成需要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因為擁有彈性的認知能力,在面對必須轉換活動時的適應力和專注力都會比較好。

此研究長期追蹤356名寶寶,從出生到5歲的成長情況,期間需要請爸爸媽媽做8次問卷,回答寶寶當天觀看螢幕的時間、肢體運動的時間、有沒有吃足5份蔬果、喝了多少含糖飲料,及與寶寶的計畫和執行能力、情緒控管、對活動的記憶力和專注力的表現等問題。

健康行為對認知力的影響,從2歲就開始
結果發現,每天使用螢幕的時間少於1小時的2歲幼兒,他們比較能控管自己的認知抑制行為,工作記憶力也比較好。若每天有做超過1小時的肢體活動,工作記憶力也會優於沒有從事身體活動的幼兒。至於,幼兒的體重和執行功能間則看不出有明顯相關。

由此研究還能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參與健康的行為對認知能力的影響,在幼兒時期就很明顯,尤其是關於有無進行身體活動與久坐的生活型態。總之,健康的行為習慣,越早養成越好,讓孩子多動動,絕對比久坐健康。

資料來源│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News Bureau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