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讚孩子「聰明」,可能阻礙成長


文/雷庚玲|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所副教授

「我的孩子似乎比別人家的孩子都發展得早」、「我的孩子什麼事都一教就會」、「我的孩子的老師建議我們去做資優鑑定」⋯⋯如果,我的孩子真的是資優,而我現在沒有提供給他更好的學習機會,豈不扼殺了他的天分?——聰明寶寶的爸爸媽媽,常會有這樣的徬徨。

資優的孩子也有很大的個別差異
在許多國家的教育政策中,都是將「資優」設定在人口母群前端約3%的界線上。亦即如果現在台灣一年有十四萬個新生寶寶,那麼每年就有4200位左右的「資優生」誕生。這麼說起來,是不是只要在教育體系中設定進入資優班的名額是四千位,就把資優培育的問題解決了呢?可惜,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執行起來卻變得十分複雜。

從多元智能的角度來看,數理資優不見得語文能力也資優,音樂或美術資優不見得社會情緒也已經達到同齡的標準。若太早認定孩子資優的領域,投注萬全的資源培養他,是否會限制了孩子探索其他人生的可能性,也是經常被提出的質疑。再者,即使在資優班裡仍有極大的個別差異。有些孩子似乎是渾然天成的資優生,有些孩子卻頂著資優的光環跟在同伴的後面苦苦追趕,資優班裡照樣有最後一名啊!

父母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寶寶有早慧的傾向呢?如果真的送孩子進了資優班,讓孩子早早被貼上了「資優」的標籤,對他未來的發展到底是好是壞呢?

被誇認真,自我評價高於被誇聰明
美國學者Carol Dweck從1970年代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討兒童對於自己能力的看法。她發現,即使是才上幼稚園的孩子,若是在工作結束後被成人稱讚他做得很好、很認真,則在下回遇到挫折時,不但勇往直前,對自我的評價也較高。而那些被人稱讚他很聰明、很資優的孩子,則在下回遇到挫折時,不但退縮不前,且自我評價也較低。

被誇讚聰明,反而讓他們變得退卻,這到底是什麼機制造成的?Dweck發現,認定自己的成就是來自努力的孩子,相信的是「能力增進觀」的概念,亦即大人灌輸給他的想法是「每個人的能力都是可改變的,只要努力或好好接受訓練,都有機會變得更精進」。表現好而被解釋成「天生能力很強」的孩子,卻無形中被灌輸了「能力本質觀」的概念,也就是「一個人的能力是一種特有的本質,很難因為環境因素而改變」。換句話說,抱持能力本質觀的人認為優秀的表現是靠聰明的本質所造就的;既然是本質,便不會因為夠努力就足以改善能力。

別讓資優的光環阻礙孩子的成長
從Dweck的研究成果來推論,一個從小就表現優異的孩子,若不斷被大人誇獎他的智能,雖然一時之間會讓他覺得自豪,但也容易使其在失敗時不堪一擊。因為過去每次的成功都被成人提醒是天賦能力的展現,很容易便會讓他覺得自己的表現正代表的是自己不變的聰明才智。這樣的自豪,或許讓他在比較簡單、自覺能夠勝任的工作中意氣風發。但這樣的孩子只要遇到了比較艱難的挑戰,往往就會害怕了起來:「如果我做不好這項工作,豈不暴露我的能力僅止於此?」

就因為這些孩子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可能透過努力、練習而有所改善,因此他們為了害怕失敗會把自己能力的極限暴露於外人之前,因而改以輕忽作業的要求,不認真準備等等辦法,故意讓自己沒有盡全力,如此才能在失敗時以「我考試之前根本都在玩」、「我完全沒準備」等等理由把失敗搪塞過去,而不用認真面對自己的能力極限的問題。

讓孩子認清:努力才能造就實力
資優原就不保證在未來的人生中都會發光發亮。如果資優的光環反而讓孩子在面對挫折時裹足不前,豈不讓他失去了進步與改變的可能。從這點來看虎媽的教育方式,即使我們懷疑她的作風是否會引發不必要的親子衝突或讓孩子的發展不夠均衡,但她不時強調加倍的努力才會有加倍的成就,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培養了孩子的「能力增進觀」,也讓孩子認清了努力而非天生的能力,才是實力的來源。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