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RSV有哪些症狀?如何照顧?

最近大家較常聽到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它與流感病毒,以及一般感冒病毒感染的症狀雖有許多重疊之處,但嚴重度有所不同,也有一些症狀表現的差異。家長可以具備一些基本認識,若是高危險群更要及早預防和及時治療。

文/周怡宏 資深兒科醫師


身體不適究竟是感染哪一種病毒?
RSV感染通常會嚴重咳嗽、呼吸喘和低度發燒,很少出現腸胃道症狀(如嘔吐、腹瀉);流感則會有明顯發燒、腸胃症狀與肌肉痠痛等。以下列出詳細的症狀比較表,可以一目了然。
臨床症狀   RSV病毒  流感病毒    一般感冒病毒
發燒 +  ++++ -/+
流鼻水/鼻塞 +++  +   +++
喉嚨痛 +  +++ +
咳嗽 ++++   ++ ++
喘鳴  ++++  + -
產痰量 +++  ++ +~++
呼吸困難  +++ + -
腸胃症狀 +++ -/+
肌肉疼痛 + +++  -/+
註: +++++表示症狀出現頻率(由低而高)  -表示沒有  -/+表示可有可無

高危險群須及早預防和治療
容易罹患RSV的嬰幼兒包括以下6類: 
1.小於6個月(特別是上托嬰中心或家中有其他兄弟姐妹)
2.小於35週的早產兒
3.合併有先天性心臟病
4.免疫不全(如先天免疫不全、器官移植者等)
5.有神經系統疾病的嬰幼兒
6.本身有其他慢性疾病或氣喘的孩子


其中,早產兒的肺部發展較不成熟、肺功能也較差,感染後容易發生過多痰液,導致呼吸道阻塞,進而惡化成氣管炎或肺炎,甚至造成呼吸衰竭,需要住院甚至插管治療。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嬰幼兒,例如腦性麻痺,由於經常臥床,纖毛運動不佳,感染後也無法咳痰,就會造成呼吸道堵塞,使得血氧下降。而患有先天性心臟疾病的嬰幼兒,尤其是肺部充血鬱積者,心肺功能本來就不好,若感染更是容易使病情加重。以上高風險族群感染後,容易造成重症,因此及早預防和治療非常重要!

RSV有疫苗可注射嗎
目前並沒有針對RSV的疫苗,健保針對符合以下條件者,在1歲以內提供1個月施打1次免疫球蛋白單株抗體(Palivizumab),最多施打6劑,可有效避免因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產生嚴重併發症。條件如下:
●懷孕週數小於30週的早產兒。
●併有慢性肺疾病之早產兒(小於或等於35週)。
●1歲以下顯著異常之先天性心臟病童,且患有慢性肺病的早產兒。
●1歲以下有顯著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童。

根據過去研究顯示,接種後可以抑制病毒複製、減少下呼吸道病毒量,接種後的重症率與住院率都可明顯下降一半。

醫生可能的診斷及處置
由於病毒感染的症狀相近,除了依賴醫師細心的診察之外,有時為了確定臨床的判斷,進行病毒的抗原快篩(使用鼻腔拭子)也是不錯而有效的方法。另一方法則是進行病毒培養,通常在住院的嚴重病患才會使用。

在治療上,呼吸道融合病毒並沒有特效藥,一般輕症者原則上以採取症狀治療為主,包括退燒、增加水分與電解質攝取,並給予化痰、拍痰、止咳等藥物,抗生素是沒有幫助的。若是孩子的症狀經過治療並無好轉,甚至惡化,或者出現新症狀,就應該立即請兒科醫師診察。病情較為嚴重患者則需加上抽痰,並監控血氧濃度,給予氧氣,改成管餵方式進食,若有明顯喘鳴,則以支氣管擴張劑蒸氣治療,更嚴重者可能導致呼吸衰竭,需要適時使用呼吸器治療。至於抗病毒藥物很少用到,除非嚴重免疫低下患者才需要。

參考資料: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斯坦福兒童健康醫療保健系統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