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真的數不清!只要我們不任性糟蹋
更新 : 2023-05-22
聯合國環境署將每年的5月22日訂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沙漠中、深海底,或是滾燙的溫泉裡…你想得到或是想不到的地方,到處都有動物或植物,而且每種生物(包括人類)從吃的食物、住的地方,到生長的方式,都必須互相依靠才能生存!如果世界上的物種越來越少,人類還能生存嗎…
文/張東君(科普作家、臺北動物保育教育基金會秘書組組長)
人類與生物的關係,不限於「吃不吃得到」
從前,當我爸爸擔任櫻花鉤吻鮭的保育計畫總主持人時,很常被問「政府花這麼多錢保育這種剩下二千條左右的魚,平均一條要花我們的稅金一、二十萬元。可是我們又摸不到看不到吃不到,那保育牠們,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這個問題就像我還在唸博士班的時候,沒事就被問:「研究青蛙?那能當飯吃嗎?」然後我就得用力掰個像是「青蛙是重要的環境指標,因為牠們的生活橫跨了水裡和陸地上,所以……」之類的政治正確理由,讓別人不再問下去。
說真的,我超級想回答「因為我高興啊」「我覺得那很有趣啊」「我好奇啊」等。可惜絕大多數的人不能夠接受這種答案,而且瀕危野生動植物的價值並不應該這樣被衡量。
一種生物消失,就有其他生物跟著不見?
對大多數(短視的)人類來說,只有看起來可愛的、對自己有用的才值得留下。而野生動物,特別是「醜」的、「有毒」的、不知道能幹嘛的,似乎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大家連了解都不願意,或甚至任意宰殺還洋洋得意。聽到日本的水獺、台灣的雲豹已經絕種,台灣黑熊、穿山甲、石虎、食蛇龜等動物瀕臨滅絕也都毫不在乎。
其實,即使不認識動植物的名字,光是欣賞牠們/它們的顏色、構造、生長方式、生態習性等等,都是非常有趣的事。而且每一種生物彼此之間都互相有關聯、互相依靠,只要有一種生物消失,就會有其他生物跟著不見,牽一髮就會動全身。
不同生物(包括人類)彼此依存著
可是由於人類的貪心,卻導致這些連結逐一被破壞,於是生物正以非常快的速度消失。像是紀錄片《老鷹想飛》裡,田地濫用農藥不僅造成許多小型鳥類死亡,在食物鏈頂端的台灣老鷹,也因此數量大減,瀕臨絕種。
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真的數不清!在陸地上,從深谷、平原,到天空;在海中,由潮間帶到深海、最深的海溝,已被發現的、過去曾經存在但已消失、尚待我們去尋找的,真的是千千萬萬數不盡。有些很大很大,像陸地上的大象或海中的藍鯨;有些很小很小,得用電子顯微鏡才勉強看得見,而且光是在我們的睫毛裡、皮膚上,就有非常非常多,多到我說了你會覺得好可怕的各種微生物呢。
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真的數不清。只要我們不任性糟蹋。找一天,我們一起來數數看我們認識多少種吧。
【延伸閱讀】
一本讓孩子看見「生物多樣性」的圖畫書
數不清!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
作者/尼古拉‧戴維斯 出版社/上誼
地球上的生物多達兩百萬種,而且每年還持續發現新生物!
更神奇的是,不同的生物必須互相依靠才能生存,
而人類與動植物之間,到底有什麼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