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今天Tummy Time了嗎?



小肚肚時間(Tummy Time)有多重要?

現代爸媽為了避免嬰兒猝死症,多半讓寶寶以仰躺的方式睡覺。然而,長時間躺著可能導致寶寶頭部扁平甚至歪斜,也延遲肌肉發展的進程。

因此,美國小兒醫學會(AAP)提出「躺著睡,趴著玩(Back to Sleep, Tummy to Play )」的口號,建議父母讓0-6個月寶寶進行「小肚肚時間」的訓練,也就是練習維持俯臥姿。這樣的姿勢訓練能鍛鍊頸部、肩部和背部的肌肉發展,促使寶寶學習抬頭、翻身等基本技能,對將來學坐、爬和走路也有助益。此外,也有研究顯示小肚肚時間也有助於防止嬰兒過度增長,使他們的體重維持在比較健康的範圍內。

小肚肚時間四步驟
瞭解小肚肚時間的重要性之後,爸媽可能迫不及待想要開始訓練寶寶了!在這裡要先提醒的是,記得不要選寶寶想睡覺或剛吃飽的時候,他會覺得不舒服或是溢奶喔!請選在寶寶吃奶後半小時以上,清醒且心情好的時候,按照下面的步驟引導寶寶:

STEP 1 
從寶寶回到家的第一天開始,就可以安排小肚肚時間。先從1-3分鐘開始,然後逐漸延長時間,每天累計達到15分鐘就好。

爸媽可以抱著寶寶讓他趴在你的胸口,從坐姿慢慢斜躺下來;或採坐姿,大腿一高一低,讓寶寶趴在你的腿上,幫助他適應俯臥的姿勢。

STEP 2 
只要寶寶看起來適應了俯臥姿勢,就可以將他放在平坦且穩固的表面,例如鋪遊戲墊或毯子的地面或大床上,進行小肚肚時間的練習。輕輕對他說話,鼓勵他抬起頭。

可以在寶寶的胸口下面放一條捲起的毛巾或枕頭,讓他得到額外的支撐,感覺也會更舒服一點。

如果寶寶看起來累了,頭快要支撐不住,可以輕輕將他翻過來,讓他以仰躺姿勢小睡一下,睡醒再練習。

STEP 3
寶寶2-3個月大時,他們的頸部和背部肌肉變得比較有力,頭部更穩定,可以把小肚肚時間延長到每次5-10分鐘,一天總共約30分鐘。

爸爸媽媽需要在旁扮演啦啦隊的角色,透過跟寶寶面對面的眼神接觸、做有趣的表情、唱歌來鼓勵他。周圍放一些顏色鮮明、對比強烈的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力。

可以考慮選購有鏡子、音樂聲、搖鈴或吱吱聲的物品,讓小肚肚時間更有趣!

STEP 4
寶寶4-6個月大,通常可以用手肘支撐胸部離開平面,頭也能抬到大約90度,保持穩定不搖晃。這個階段,每次小肚肚時間可以延長至10-15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1小時。

爸媽可以透過跟寶寶互動、念兒謠,或用他喜歡的玩具、布書吸引他趴著看久一些,甚至稍微拿遠一點,鼓勵他嘗試移動身體或伸手來抓。

提醒爸媽,小肚肚時間要全程陪伴,不要讓寶寶獨自趴著,以確保他的安全。尤其如果是在大床上,當寶寶活動力愈來愈強,可能一不留神,就翻身滾下床而受傷了。等寶寶可以支撐起上半身看周圍的環境,能以肚子為中心轉動身體,向四處伸出手抓東西的時候,就表示他快要可以學坐和學爬,準備從「肚肚健身房」畢業囉!

寶寶不配合怎麼辦?
不是所有的寶寶都喜歡小肚肚時間,有些寶寶可能排斥趴著。因為當寶寶趴著時,他們需要比平常更努力對抗重力讓頭部保持抬起,這可是一項不容易的任務呢!如果寶寶被放成俯臥姿就開始哭,先試著輕輕按摩他的背或唱唱歌,而且蹲低身體或躺在旁邊,讓他看到你的臉,比較能夠放鬆。但不要太勉強他,如果這次不行就過幾天再嘗試!

如果寶寶非常抗拒,你可以將預定的時間打散在不同時段,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進行。假如嘗試各種方法,情況還是沒有改善,有可能是因為寶寶的頸部、前臂、肩部等肌肉張力較弱,建議爸媽可以在下次健兒門診時,請教兒科醫生的意見。

小肚肚時間(Tummy Time)是一種有趣而重要的活動,能夠幫助寶寶發展大肌肉和運動能力,同時增進親子之間的互動。鼓勵爸爸媽媽,一起來享受這段特別的時光吧!
 

焦點話題

已複制連結
已收藏